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深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发第六十五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立法背景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是以人为本。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直接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应当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当部分劳动者,劳动条件差,工资收入低,已经是产业工人的农民工基本没有社会保障,甚至劳动报酬权(生存权)也受到侵害,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后,举证不能,维权成本高,最典型的例子是山西黑砖窑事件。

-1-由于以上原因,劳动争议大幅度上升,因侵害劳动者权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我县劳动信访案件这几年也大量增加。特别是逢年过节,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到有关部门或县委、县政府上访。据统计,全国劳动信访案件占全部信访案件的三分之一。

这种状况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1、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财富,还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因此,人们在劳动中所建立的,劳动关系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2建立劳动关系是进行生产活动的前提,实现就业是劳动者及其家人生存的基础。

只有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者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具体的生产活动,也才能为自己及家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就业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人身价值的基本通道。

-2-现代社会。通过建立劳动关系实现就业,是绝大多数劳动者就业的方式,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就业工作,视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3、劳动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变。这个历史性的转变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不断深化,企业形成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带着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短期化,权利义务不对等,劳动合同约定内容违法,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致使劳动者没有归属感,影响了他们的各级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立法来调整双方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被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立下来,是1994年7月颁布,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法》,受当时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体制改革的历史局限,《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显示出了先天的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颁布规章和地方立法来解决,甚至由规范性文件来规定,导致立法层次不高,

-3-甚至相互冲突。


(未完,全文共30600字,当前显示14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