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解放思想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宝。”正是因为掌握了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我们党才能解决改革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稳步推进改革深入发展,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然而它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需要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挖掘。本文试图从几个角度辩证地分析解放思想的含义,以及如何在党建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希望对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解放思想有所助益。

一、解放思想既是思想的解放过程,又是认识的统一过程,是两者的辩证统一

解放思想作为思想的解放过程,其特征表现为在时间维度上的永续性,在空间维度上延展性。何谓解放思想。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可见,解放思想就是调整主观思想使之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

首先,思想的基础在于实践,思想的动力也源自实践。由于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人们才去认识世界,从而成为认识的主体。客观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成为认识的客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社会实践不断变动,永不停滞,因此,主观思想与客观实际相吻合的过程也一个动态变化、不断向前的过程,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是无止境的。其次,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要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变动性,对其规律的把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深化对它们的认识二是由于认识主体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发展水平、自身主观因素等各方面的制约,使主观认识往往滞后于客观实际。因此无论是从认识的主体来讲,还是从认识的客体来看,都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人们的社会实践领域非常广阔,囊括了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所有事物。既然解放思想是为了思想与实际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相符合,那么思想解放的领域也就应该涵盖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所有方面。回顾我国三次思想大解放的历程,就可以看到解放思想的领域不断地发展变化。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属于思想观念领域的,它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打破个人崇拜;第二次是经济领域的,它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确立生产力标准;第三次也是经济领域的,不过触及的是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问题,它冲破了姓“公”姓“私”的束缚,打破了所有制问题上公有崇拜。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必然要求上层建筑领域的思想解放。新的时期,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将会成为解放思想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勇气鼓足一点,步子迈稳一点,要不断突破束缚思想的旧观念、旧意识,树立现代政府意识和理念。此外,科学、文化、教育等关涉到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其他各个领域,也都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社会实践各领域解放思想的活力,使各领域的解放思想形成良性互动,在全社会形成解放思想的生动局面。


(未完,全文共13655字,当前显示12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