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组织文化课题的看法
一、关于组织文化的调研流程。
首先,必须明确我们调研的目的。在这个课题上,我们自然是要通过调研归纳广州大学的组织文化,确定广州大学的组织文化类型,分析形成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此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其次,根据调研目的制定具体的调研方案。选择、确定调研的具体方式。其中所有的工作都要紧扣题目。问卷设计要服务主题,实地考察要关注重点等等。
然后,完成一手数据的收集后,还需要寻找相关的、权威性高的二手数据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只有将我们的数据跟权威的研究结合,才算是一次比较正规的调研。
最后,在整理归纳以上的资料后,要根据各类的数据形成结论。以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
二、对组织文化如何分类。怎么界定。
建议使用竞争价值模型(cvf),这个模型是组织文化价值量表(ocai)建立的基础,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企业文化分析工具。
所有一手资料都应该根据当中的两组相对关系来获取。例如问卷中问题设置就需要让所有变量都能反映以上两组对应关系中的一组。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理论模型欢迎指出替换。另外以上提到的ocai我认为并不适用于高校组织文化,问卷需要重新设计。
三、对问卷具体项目的看法
组织文化的构成: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理念层。其中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都是有据可依的。而在理念层方面:每个高校肯定具有自身秉持的核心价值,但是高校实际上所呈现出来的组织文化并不一定与高校核心价值相符。所以更重要的是要从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推导出对应理念层的实质。
因此调研的重点应放在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所包括的内容,根据调研结果再总结归纳出理念层中如价值观、使命和愿景。
第二篇: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看法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部分高校大多对社会读者设置“门槛”,使校外读者望“图”兴叹。倪晓建表示,目前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阻碍,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高校理念问题,没有形成对社会服务的意识;其次是担心高校秩序和安全;同时还包括了一些高校师生的本位思想,担心社会公众挤占了仅有的资源。
高校图书馆有限的资源,还可以分配得更合理。比如通过增加馆藏副本、划定公共阅读区等方式,解决校内外读者的冲突。此外,大学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压力,很可能被夸大了。真有那么多人会一下子涌到大学图书馆去读书借书吗。可能开放之初会出现这种现象,但随着更多高校图书馆加入开放的行列,这种状况并不会持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阅读的普及,到图书馆安安静静看书,已经是很“奢侈”的行为了。一些人忧心的,反倒是全社会的读书氛围变淡,公众阅读率持续下降。而高校丰富的馆藏资源,其实很大一部分处在闲置状态。这何尝不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个地方的名字,哪怕是公交站名,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民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气质,其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某个企业名称和商家品牌所能承载。就此而言,从突出经济效益到统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仅呼唤政府角色的转换,更体现发展理念的重塑、民主观念的提升。
政府投入公里幼儿园:
幼儿教育的公平,事关社会的起点公平。政府部门本应维护社会公平,对所有幼儿园一视同仁。换句话说,对幼儿园应该进行财政补贴——如有些专家学者所言,把幼儿教育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也是政府应努力的方向——但公共财政不能搞亲疏有别的“补贴”,而应注重公平、普惠。广州机关幼儿园享受“天价补贴”则说明,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做到尽力缩小教育公平差距,致力弥合社会不公,反而在恶化社会的公平环境。这或许才是民众更为焦虑的地方。
(未完,全文共17147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