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市财政局支持三村建设纪实

——市财政局支持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三村建设”纪实

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距达州中心城市仅22公里,但由于铁山相隔,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结对帮扶后,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井卢岗,因此变了新样。

进双井卢岗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一边是新修的蔬菜大棚、过河石桥,散发着勃勃生机。信步村间,处处涌动着新农村建设热潮,昔日“抱着金饭碗受穷”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市财政局“三村建设”示范村、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村。这巨大的变化是在市财政局帮扶下,“三村建设”在双井卢岗绽放的幸福之花。

人变:新班子队伍让群众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来到村内,正在修建花台的王茂仁一见到我们,就快言快语地说:“我们村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党员干部们带了好头,群众参与的热情才很高。”接着,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主动当起了义务解说员:“以前在种养上吃过亏,干部要想动员做什么,发展什么,我们根本不相信。”。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但自从实施公推直选后,我们选出的人,能代表我们意愿,有能力,我们就相信。去年还选派了一名大学生到村上担任村官呢。”。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新的村两委结成对子,协助解决部分资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建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村两委通过多方调查和分析,认为蔬菜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发展首先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市财政局第四支部党员与村党员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家庭恳谈会、院坝会,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党员干部进农户一家一家的劝,一户一户的动员,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广大村民认识到必须乘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村民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思想灵通后,村民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除了对自家房屋、院坝进行美化亮化外,还主动捐款捐物、出工筹劳修水泥村道、过河桥梁等。过河桥要占村民王之福家花大钱才建好的鱼塘,他二话没说,不但将鱼塘一角拆了,还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修路。在市财政局帮助下,两村之间修通了过河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把分河而居的双井、卢岗两村联在一起,群众强烈要求后取名为“惠民桥”。仅在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中,群众自发投入人均达300元以上。“我们的家园自己建,建好了也是自己享受,况且政府还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愿意。”、“现在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啊。”、“市财政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还给了我们精神食粮。”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村变:民主法治让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未完,全文共12798字,当前显示121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