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跳出财政看财政

作者:龚成钰

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08年第12期

刘小燕给人的第一感觉,像一位教书育人的女教师,衣着朴素,神态平和。采访中,一位思维敏捷、作风干练、极具开拓精神的财政厅长跃然而出,令人瞩目:她不仅仅是一位国内为数不多的女性财政厅长,她还是一位精通金融市场和资本运作的理财专家。

她说,搞财政工作就是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回到财政再去理财,这样会看得更宽一些,站得更高一些,管理才会更科学、更精细。

在实践中思考

《新理财》。您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财政厅女厅长,亲身经历了财政改革30年的发展和变化,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

刘小燕。我觉得财政体制改革最成功的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一次税制和财政体制同步进行的改革,让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综合实力增强了。在以后的几年,尤其是从“十五”开始,财政的公共性得到突出体现,很多民生建设也是在这个时期大踏步地开展起来,更统一了有些杂乱的地方财政体制。

从陕西财政来说,可以说从非常困难逐步走向缓解。我们1994年的收入基数是62.9亿元,去年我们达到893亿多元,财政收入已经连续跨了很多台阶,收入规模大幅度增加,稳定的收入机制在逐步建立。支出的规模也大幅度增加,我们去年支出是1054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财政整体上从过去发不出工资,到现在保证正常运转已经没有问题(当然,我们县乡津补贴发放,一是水平比较低;二是资金困难),这完全归功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

《新理财》。据我们了解,在财政体制改革执行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您是如何看的。

刘小燕。可以肯定地说,咱们的财政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分税制体制改革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相对规范化,特别是为解决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实行了转移支付制度,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证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大体一致。这对中西部地区确确实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缩小了或者说是减缓了中西部地区在公共服务方面和发达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逐步缩小辖区内地区间财力差距。

当然,总体上感觉中央转移支付的力度还应该加大,确保从根本上缩小全国地区间差距,毕竟我们的县乡刚刚摆脱基本工资发放难问题,财政保障能力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

的差距。比如我省安康市的汉滨区,这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公务员一个月津补贴也就400元,并且越到山区越是困难。我们觉得在这方面,中央应该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新理财》。作为一名地方最高财政主官,以及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了解,在您看来,我们过去的改革和今后的改革,面临哪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刘小燕: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有许多可以探讨的问题。比如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动全省经济较快发展。但是,经济的较快发展,并没有使陕西特别是陕北地区得到应有的税收收入。原因主要是:首先,现行税制造成税收横向背离,主要由总分机构和跨区经营引起,当企业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不一致时,税收就会由生产、经营地向注册地转移,造成税收与税源背离,这又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税种上。我们有一个测算,2001年至2005年陕西向外省净转移126亿元。比如说,我省靖边县的天然气,生产后卖到北京和宁夏等地,在我们这里只体现了一个资源税,其它的税收都缴到输入地了。当然今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总分支机构所得税缴纳新办法,使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未完,全文共25067字,当前显示14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