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袁校长)[★]
第一篇:我看新课程改革的意义(袁校长)正宁一中新课改辅导材料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袁方亮
一、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当今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显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成了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国际教育贸易市场不断开放,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教育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尤显重要。
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是,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和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在国际性知识竞赛中,笔试方面中国的学生得分很高,可是在口头表达、设问的环节上,我们的学生却败下阵来;在实践活动中,外国孩子的问题此起彼伏,可中国的孩子却沉默寡言;同样是课堂,外国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我们的学生却是在老师点名后才勉强说两句;面对同样的问题,国外的孩子能想出若干个解决方法,而我们的孩子却在满脑子搜寻老师曾讲过的答案。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扣书本的狭隘观念,使我们的学生行为谨小慎微,把老师作为一根离不开的拐杖,不管想什么问题,首先想到“老师是怎么讲的”,思维迟钝,视野局限,素质不高,缺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生存。因此,我们过去的那种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已经被时代所淘汰,新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集中体现。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府行为。2001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2004年秋季,高中课改启动,几年来,全国已有24个省份进入了实验。今年秋季,包括甘肃在内又有5个省份将进入实验,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10月底,教育部在南京召开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对八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总结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进一步明确,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新的学校课程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教育思想,是实现国家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各级教育部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三、新课程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未完,全文共10201字,当前显示11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