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southweste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学生姓名:王玲莉所在学院:财政税务学院专业:财政学学号21302020301

2“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王玲莉

(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内容摘要】

在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运行之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对“1+7”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对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有何积极影响,有必要正确认识。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对“营改增”的政治背景及含义作了介绍;然后,从各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对“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一、“营改增”的政治背景与含义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按照征收对象大致分为五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税、特定目的税。增值税和营业税都属于流转税,2012年在全部税收收入中占比为26.3%和15.7%,分别为第一和第三大税种。营业税由地税局征收,增值税则属于国税,由国税局征收。所谓的“营改增”指的就是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货物和劳务的界限日趋模糊,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业税负较高。服务业除了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以外,其余服务业的税率为5%,部分娱乐业税率高达20%。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税负明显偏高,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2、存在重复征税,不利于专业化分工。服务业按照营业额缴税,但是提供劳务也需要消耗其它货物和劳务,这部分消耗实际上伊宁缴纳了增值税或营业税,因此存在重复计税问题。

因此,“营改增”是发展服务业,激活市场的必然之路。作为地方财政主要收入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对地方财政收入会后哪些影响,下面就此作具体分析。

二、“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一)短期不利影响

1、试点企业纳税收入下降。“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仍划归地方的过渡办法,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鼓励更多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理性的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形成更多抵扣项目,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收入。

2、下游企业增值税收入下降。下游工业企业在“营改增”后,购进试点服务可获得较以前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因而会减少缴纳的增值税,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根据统计,试点地区95%左右的企业实现减税或税负不变,2012年全部试点地区全年减税426.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1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237.2亿元。

3、城建税等其他税费收入下降。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流转税的附税,其收入也会相应降低。测算显示,2013年8月1日起试点行业全国推开后,预计全年减收规模为1200多亿元,全部完成后全年预计减税约两三千亿元,那么相应城建税等附加税就要减少100—300亿元。城建税等附加税费作为地方税,完全纳入地方预算,收入的减少将

对地方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未完,全文共19349字,当前显示13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