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大全五篇]

第一篇: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引言:

我们之前进行了有关绩效预算的内容的介绍,现在我们对绩效预算进行一些探讨。

(一)政府的绩效评价。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1、政府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预算的基础

2、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3、政府的绩效评价本质上是政府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个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是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的。

(二)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

1、发展观是基础,决定了他的政绩观

(1)要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有两种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大推进,二是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

(2)如何看待发展观的区域角度。是地区协调发展还是单兵突进的模式。

2、正确的政绩观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观

西方国家政绩观考核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中国政绩观考核更多的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作为执政者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

3、快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在带来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

(1)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外部负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2)在市场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差距的拉大等;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矛盾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过快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相对均等的经济增长的福利。

4、发展观和政绩观决定了政府的理财观

政府理财的理念和理财观主要分为两类:

1、追求财政的收支平衡理财观——(古典理财观)

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财观是政府将收支平衡放在第一位,不寻求收和支,可以让政府不必要承担经济的风险和过多的负担。

2、打破收支平衡的理财观——(现代理财观)

一是追求周期性的平衡,比如五年、十年的平衡,例如西方国家很多采用的是周期性的预算;二是放弃平衡,不怕负债,而依靠滚动的负债来支撑负债。此种理财观是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政府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源更多地掌握在手中,按照政府的意念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理财观是被动的,依从于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

1、在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的发展基础上,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2、在分类评价基础上确定支出和预算

3、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评价政府的绩效,需要分类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支出。

(1)政府行政行为的合规性:政府行为是否遵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以及总原则;

(2)公共产品供给数量:指的是政府的工作量,政府提供了多少的公共产品,如公共教育,社会教育,道路建设,侦破治安案件等;

(3)公共产品供给的外部正效应: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后为社会带来的正面

1作用。

(四)政府绩效评价决定的基本因素

1、政府的目标: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总量

2、政府的工作任务:政府工作目标的具体化

3、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职能分工明确和清晰能为绩效评价提供可靠评价指标通过分类确定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标准,总体来说有两个原则:可侧重和可操作

(五)政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分为两大层次指标:

1、合规性层次指标体系

分为以下三类,它决定了支出的规模:

(1)合规性指标

(2)合乎工作流程指标

(3)合乎政策指标

2、效益性层次指标体系

分为三类,反映到预算的增减

(1)合乎政策指标

(2)综合社会效益指标

(3)工作绩效指标

(六)政府部门分类

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落实到国家的各个部门而进行分部门的分类评价。我国政府部门类别较多,可以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类:

1、综合部门:这种部门所行使的事权直接事关全局,涉及到各个方面如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外交部,国防部等;


(未完,全文共18101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