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摘要。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考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以反映当前课程改革的成效。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起,从教师、学校等方面分析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施,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初探
(一)聚焦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场景1。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于是我们看到许多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提问许多很幼稚的问题;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动不动就小组讨论,也不引导学生的思路,也不管学生是在认真讨论,还是趁机说闲话;为了展示自己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一堂课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教学方式,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在这种热闹的课堂教学中,花哨的活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的思维深度不够,传统教学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了,新课改提倡的东西也没真正掌握。
场景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们看到课堂上到处是热闹非凡的讨论,,为了合作就分组讨论,为了讨论而讨论;不管适不适合都采用探究式学习,把探究当成了一种新课程必定要有的点缀。我们还看到有的老师不仅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甚至还把它绝对化,没有意识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我们要改变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接受学习。
场景3。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我们听到新课程的课堂上“你真棒。”的表扬声不绝于耳,而不管学生的回答是不是应该鼓励;我们看到在学生很容易地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后,老师表现出的过分惊喜的表情。表扬、称赞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有的老师表扬的同时还伴随着动作,显得训练有素的样子。
场景4。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于是我们听到有的老师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忘记了这本应该通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的。
„„
(二)与新课程配套的设施、措施不完善
所有这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教师误解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但
除了对理念的误解,我们的新课改还遇到了许多别的困难。
2003年秋,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科学课强调要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而这必然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很多实验的操作。但在许多学校,有关的经费投入太少,实验设备严重不足,学生只能看老师做实验,而不能自己做实验;甚至有的学校连老师都不做实验,只是口头给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器材、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他们怎么可能体会到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更不要说体会科学实验进行中的辛苦及成功后的喜悦了。
另外,课程改革了,教学改革了,要求教学管理、评价也要相应地进行改革。但许多学校仍然用以前的方式来评价老师,只看重教师所教班级的学业成绩,教师福利的多少依然是看教师所教班级的升学率,这是很不利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的。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
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与课程改革相关的人员、尤其是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政府教育部门,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教师都要真切领会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此,政府教育部门评价学校的业绩、中小学校长考核教师的工作,都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发,而要看学校、教师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都做了什么。
(未完,全文共19056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