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以机制创新推进农村财政管理

----以监利县为例浅谈农村财政的管理

肖基阶

农村财政管理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税费改革后,农村财政管理工作在职能定位和工作内容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征管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收入型”向“收支并重型”转变,由“单纯业务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加强管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好务。近日,我们从体制创新上入手,对新时期农村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对策调研。

一、创新管理体制,实行财务科学管理

面对农村财政管理“三个转变”的新形势,需要适应免除农业税后的新形势,把农村财政管理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乡镇财政收支监管、涉农补助资金管理以及面向农民的服务上来。2006年来,湖北省监利县全面推行乡财乡管模式,乡镇财政统一由乡镇政府管理。运行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不利于财政的管理和监督,一段时间乡镇财政缺乏有效的监管,曾存在预算失控、收支无序、政策难落实等问题,体制不顺成为制约农村财政管理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县首先对农村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

1、实行乡财县管制度。建立“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权与事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和“收入上缴,支出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的原则,将原乡镇级所有收入全部划作县级收入、乡镇所有支出由县级按照部门预算的原则统一核定后给予财力转移支付补助。同时,建立“分级负担,共同消化,以奖代补”消化赤字办法,帮助乡镇消赤减债。

2、实行村财乡管制度。税费改革后,村级与乡镇财政的业务量加大,联系

紧密,村级主要收入来源的核算都必须和财政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如支农资金的拔付、财政补助支出等。把村级财务纳入财政管理,让财政对村级收支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才能从源头上治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维护财经秩序。在管理方法上要在村民自治框架内和资金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村级资金、村级帐务双代管”的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规范村级财务活动。

3、实行补贴直达制度。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力度,涉及领域越来广、数额越来越大。为解决一些地方涉农补贴发放不到位,不按规定发放等问题,监利县创新资金管理和发放模式,通过实施涉农补贴“一卡式”直达农户,财政干部直接包村包户上门送卡及外出农户补贴卡由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发放等方法,使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涉农补贴原原本本、不折不扣的落到了实处。

二、创新运行机制,增强资金调控功能

随着公共财政的建立,财政收支结构的调整,农村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农村财政管理职能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征收功能退化、监管力度弱化、服务观念淡化、专业人才老化等诸多现实问题,农村财政管理走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监利县从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入手,强化农村财政统管理职能政府收支职能,实现了运行机制再造。

1、预算实行统编。预算是财政管理的龙头,把推行预算统编作为深化农村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以零基预算为基础,以综合预算为主线,以部门预算为形式,推进严格的乡镇预算制度。通过实行预算统编,对乡镇财政实行规模控制、结构管理,并为乡镇财政收支活动实行源头控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账户实行统设。在乡镇全面推行行政事业经费财政统管,将乡镇财政收支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取消各个单位在乡镇金融机构的账


(未完,全文共18357字,当前显示14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