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农村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收入中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农村劳力的转移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加以解决,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2005年,全县农村人口13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76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可达440516人,当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356人。全年已培训结业农村劳动力21000余人,其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2287人(阳光工程12287人),实用技术培训871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1602人,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可达17.6亿元。返乡创业人数2566人,累计投资1.6亿元。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步入了有序有效的发展轨道,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一是从就业地点来看,县外、市外占据主要部分。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吸纳地。2005年在市外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9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65%。其中广东省,11万余人,约占转移总量的23%;转移到县外市内的有4万人,约占转移总数的9%;其余11万人为在县城范围或本乡镇内的就地转移,约占转移总数的26%,另有1

国外务工56人。随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农民工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市外、县外转移量还会有所上升。

二是从就业结构来看,

二、三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05年,全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有25.2万人,约占总数的60.5%;从事第三产业的有14.5万人,约占总数的36.3%;另外有1.3万人仍然转移到其它农业生产条件发达的地区或农业产业化基地从事一产业。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行业,

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其中转移到三产业的呈逐年增长趋势

三是从城镇吸纳情况来看,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开始在城镇安家落户。到2005年底,全县通过务工挣到一定收入后进入城镇居住的人数达到1万余人。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据预测,我县到2020年城镇人口将从现有的37万人增加到近80万人,其中县城人口将从目前的13万人增加到30万人,这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将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城镇将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自发转移和分散式输出,盲流现象存在,输出不稳定。全县2005年有组织的转移人数为427462

人,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9%,因此91%的人靠亲带亲,邻带邻,试一试,闯一闯的转移方式。有19%的外出务工时间达不到3个月,甚至不能胜任工作或没就业直接还回。

(二)职业技能低,体能性输出比重大,技能输出比重小,劳务收入不高。初步统计全县有一定职业技能外出农村劳动力36261人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6%,农民外出时没有职业技能的占84%。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量不到50%,全年人均打工收3860元,平均月收入350元,相当于最低工资标准。

(三)服务引导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发育不健全,信息不畅,基层政府投入不足。全县只有县城一个信息屏幕且容量极小;虽然县要求建立乡镇一站式和便捷式的政府服务,但真正起动的不多,而且质量和规模远远不能适应我县农村劳动转移发展需要;没有建立经常性的管理和指导机构,这与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和农村劳务收入增长极不对称;农民外出打工前信息不准,目标不明,真假难分。


(未完,全文共14986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