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姓名:

班级:

学号:

西部大开发以来门源地区发展

为了加深对国家政策实践效果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在寒假期间进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调查。通过询问有关领导,长辈,做调查问卷,实地考察”门源发展做了一番研究和思考。调查显示门源县城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和挑战。现将此次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主要成效有以下几点

(一)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门源经济发展体制不断优化、动力不断增强、速度不断加快。可以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年,是门源建政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增长质量最高的时期。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门源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间,全县gdp由1999年的3.7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34亿元,年均增长9.2%;人均gdp由1999年的2518元,增加到2008年的8067元,年均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173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402万元,年均增长7.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4100元,增加到2008年11180元,年均增长11.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305元,增加到2008年的2979元,年均增长9.6%。

(二)农牧区经济长足发展门源县农牧业总产值由1999年的1.3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万元,年均增长15.4%;粮食总产量由1999年的3.5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6万吨,油菜总产量由1999年的1.7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9万吨,牲畜总增率、繁活率、商品率、母畜比例分别由1999年的37.05%、77.84%、32.14%和53.2%提高到2008年的52%、85.56%、42.48%和60.2%

坚持从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实际出发,着力调整优化农牧业种养结构。农牧业区域布局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区,农区牛羊育肥贩运示范区,北方小油菜、藏区青稞生产、蔬菜种植稳产高产农业区,杂交油菜制种和绒山羊养殖特色种养业示范区。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农牧业特色经济。传统种养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甜脆豆种植、牛羊育肥贩运,奶牛和绒山羊养殖、奶产品加工,羔羊、仔猪和土鸡繁育等一批特色经济向规模化、效益化方向发展,油菜籽、蜂产品加工生产向品牌化方向转变。着力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完成了村庄“三合一”规划编制工作,三个试点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以亮化、净化、绿化和倡导文明新风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示范村建设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着力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劳务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有效促进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2008年,全县共转移输出劳动力3.58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创收1.154亿元,劳务收入占到农牧民总收入的31%。着力实施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按照省州委的要求,着眼于推进农牧区改革发展,找准定位并实施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战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尝试和有效探索,初步形成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生态畜牧业建设促进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双转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利”的可喜局面。

(三)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未完,全文共15092字,当前显示140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