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真谛[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真谛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真谛

数字卫星电视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收视卫星电视的视觉效果,进而逐步将模拟卫星电视淘汰出局。然而,这种发展也确实使接收者增加了接收的难度,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接收不再像模拟卫星电视信号那么简便、直观、容错度较大,那么这是为什么。其原因在哪里。这是第19期一位读者提出的疑问,恐怕也是不少读者的困惑。本刊连续几期所发表的解惑文章,他们为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难接收,在地面接收的基理、接收的方法与技巧上找到很多原因。这是数字卫星电视信号难接收原因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空中的,也就是卫星上的原因。在星上,向地面转发的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生成,传输的技术条件,造就了比模拟卫星电视信号难接收的基理。

大家知道,通信卫星或广播卫星上有若干个转发器,卫星电视信号就是由这些转发器将地面站发射来的电视信号接收并经过处理后再向地面发射而形成的。转发器在这里起到很重要的信号转换作用,每颗卫星上都有很多转发器。早期发展的卫星如前苏联的卫星转发器都较少,一般都在10个以下,日本第一代BS卫星也只有4个转发器。然而发展到现在,卫星转发器大增,一般都20~40个以上。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3号卫星(现称中星6号)有24个转发器,亚太1A也是24个转发器。最新的卫星都有40个以上转发器,同时还有若干个Ku甚至Ka转发器,而这些转发器分别使用不同指向的天线形成不同的卫星信号波束。早期卫星上转发器不多,星上天线也不多,所以形成的波速很少,基本上是面波束,且是固定指向的。也就是说卫星上所有转发器所发出的信号,基本上是1个或者2个面波束,如亚太1A(134°E)和早期亚洲1号(原105.5°E),因此他们的场强图也就是1个或2个。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卫星不仅转发器多了,天线也多了,不再是所有的转发器都使用1面或2面星上天线。它们是根据市场需要由不同的转发器使用不同天线,形成不同的极化、不同的波段、不同的指向的幅射波束,1颗卫星可以多达10余个不同区域波束,场强图也有10余种,如本刊最近连续刊登的泛美10号卫星的场强图,就是这样一种新型卫星。正是因为这些新型卫星上承载着众多不同的数字卫星电视频道,因此,你用一张场强图就难以解决众多不同指向、不同极化的信号接收,自然就困难多了。

我们又知道,每个卫星上转发器所转发信号的强弱取决于每个转发器中发射部分的行波管功率放大器的功率TWTA大小,这个TWTA一般为数十瓦,甚至百余瓦。如亚洲3S卫星C波段的TWTA是55瓦,而Ku波段的TWTA高达140瓦。从而形成亚洲3S卫星的C波段和Ku波段转发器的最大全向等效幅射功率EIRP即俗称为场强的最大值分别为40dBW和54dBW。注意:我们这里所讲的卫星场强值是指1个转发器的EIRP值,也就是通常我们从卫星场强图上所看到的数值。我们同时又知道,每个转发器是有频带宽度的,C波段一般转发的带宽为40MHz,考虑到防止转发器之间串扰,实际使用带宽为36MHz,转发器之间留有4MHz的防卫度。


(未完,全文共11434字,当前显示128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