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多山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贵州作为多山地区的西南内陆省份,既面临可利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工程性缺水较为严重、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等外在严峻形势,也面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自身财力不足的内在压力,在这样一个地区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近年来,贵州省始终将城镇化带动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主导战略之一,把加快城镇化发展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探索多山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比如城乡规划编制、产城良性互动、城乡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方向。

城乡规划编制的“贵州特色”

城乡规划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够体现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贵州立足自身省情,坚持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区绿色城镇化道路。“十二五”期间,先后组织编制《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1-2030年)》、《黔中经济区核心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重大规划项目,更加注重山地资源的特殊性和区域空间的异质性;着力优化城镇化区域发展布局,积极培育构建以贵阳中心城市、贵安新区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逐步拓展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重点、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综合发展体系。“贵州特色”主要体现在:

一是突出“山地”特色。多山地区的地理属性和欠发达的经济约束决定了贵州不能沿用“摊大饼”的发展模式,而是依托山水自然阻隔、探索“蒸小笼包”的新路子。特别是在平原耕地稀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向山要地,实行“城镇上山”和“工业上山”。此外,在城市建筑风貌上主张“道法自然”,打造融合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时代风貌的特色小镇,例如,黔东南州发挥山形水系的地貌特点,苗寨依山而建、侗寨邻水而修,规划建设山地新型城镇,将山水、田园、村落、都市融为一体。

二是彰显民族文化。贵州将民族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不同地州都突出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将建筑学与美学有机结合,不断提炼、运用民族建筑的成熟元素和符号,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黔东南州按地域和民族分布情况,在城乡规划编制中专门划定苗族、侗族、苗侗建筑结合的建筑风貌控制区和徽派或清水江木商文化建筑风貌控制区,以及多元建筑文化并存的建筑风貌控制区。

三是强化生态人文。作为两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始终坚持重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实行环保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步编制,加大城市绿地系统的营建力度。与此同时,还重视历史文脉的传承与保护,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城市品味培育和文化软实力打造。例如,铜仁市专门针对旧城区改造提出“两增、两减、两保”的规划原则,即增加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减少建筑物总量和城区人口总量、保护历史文脉和山水河道。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的主要载体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过程,注重产城互动、强化产业引领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内涵。贵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城市与工业园区互动发展、产业布局与城镇体系布局有机结合,主动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逐步吸引人口向非农产业聚集。在具体工作中,贵州以“五个100工程”为主要载体,其中,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是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和100个城市综合体。此外,贵州还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加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主要表现在:


(未完,全文共32893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