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长江师范学院学生工作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我校第三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我校学生工作上新台阶,我处精心设计调研提纲,分别由处长王泓,副处长何海燕、冉崇胜、王山河带队组成四个小组分赴各二级学院,与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等广泛、深入、细致进行交流,就我校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运行机制、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和如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等方面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值得借鉴的学生工作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

1、配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而我校近14000名学生,辅导员人数为41人,师生约比为1:350,有部分二级学院选聘了部分兼职辅导员。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压缩辅导员进人计划,另一方现有辅导员因转岗、升学流失严重,队伍相当不稳定,辅导员队伍缺编、缺岗、流失严重,调研过程中,二级学院强烈呼吁配备完整的辅导员队伍。

2、选聘

2005年以来,我校辅导员的选拔开始引进硕士研究生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辅导员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一些引进的硕士辅导员进入工作岗位后,都被相应二级学院聘为了兼职教师,他们都承担了相应课程的教学任务,很多辅导员都难舍其专业,转岗意念比较强,这一方面不利于辅导员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开拓创新,不少二级学院都提出从优秀本科毕业生中选拔辅导员的建议,不一定要求引进研究生。

3、教育培训

市教委要求辅导员应该进行上岗培训,具备相应上岗资格。近几年来我校逐步选派辅导员参加市教委组织的上岗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选派了部分优秀辅导员到兄弟院校参观学习,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现场培训。但是教育培训的覆盖面有限,没有常规化、制度化,培训的成效不是很理想。不少人建议今后辅导员培训应该一年一次,要形成日常制度,还应该选派优秀辅导员进行外出培训,形式多样化,不仅要使教育培训成为辅导员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手段,还应该是教育培训成为辅导员的有效激励机制。

4、激励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激励及其职业生涯规划是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定的必要保障。目前,我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比较受限,职业晋升空间狭窄,激励方式单一。很多辅导员都希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能在其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比如评聘专业职称、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科研等。他们希望学校对于辅导员的级别评定制度能够继续稳定/延续下去,充分保障其职业发展,希望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二、学生日常管理

1、办公例会

为了确保学生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推进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处坚持每周五召开辅导员工作例会,通过辅导员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布置、部署相关学生工

1作和学生活动,通报相关情况,对学生工作有效推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职能的转向,很多辅导员认为有必要改革例会制度,建议每周召开学工办主任例会,每月召开全体辅导员例会,例会应对二级学院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进行管理重心下移。

2、宿舍管理


(未完,全文共14226字,当前显示137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