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由于金融对县域经济投入的减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制约因素分析

1、资金投入结构不平衡。近年来,因国有商业银行逐步转变经营理念,由过去规模经营转变为效益经营,并采取上收贷款投放权限,减少基层营业机构及营业人员,紧缩经费开支等措施,弱化县域金融机构经营能力及信贷投放力度。县级支行贷款权限仅限于小额质押贷款及部分小额消费信贷。一方面对本地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只有调查权,没有决定权,且申报贷款的手续十分繁锁,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发生矛盾。另一方面,县域金融机构为了贷款安全可靠,把眼光盯在为数不多的县域优势企业,如:电力、交通、通讯等优势行业,造成贷款投放过于集中。而中小企业由于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自有资金短缺,银行不愿将贷款投放给这类企业。

2、县域资金外流严重。一方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供应不足,以宜川县为例,2004年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29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5124万元,存贷比为55.4%,其中,各商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26345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58.16%,而各项贷款余额17130万元,占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68%,存贷比为65%;而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通过转存上级行资金的渠道,使县域资金外流严重,2004年末,工行、农行上存资金达7900万元,比上年增存1300万元,使得本应"输血"的县域经济变得更为"失血"。

3、邮政储蓄存款影响信贷资金投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其存款以较高利息转存人民银行,无风险的高息收入使邮政机构有较大利益冲动,邮政储蓄存款成倍增长,就象一个"抽水机",吸收大量的资金,造成原本资金紧张的县域资金短缺更加严重。

4、农村信用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难以发挥。截止2004年12月末,宜川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0820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23.8%,各项贷款余额7994万元,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31.8%,存贷比73.9%,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企业形象、品牌效应,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放。

5、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融资渠道单一一是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二是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农村信用社虽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原则上70%以上的贷款用于农户贷款,受市场宣传和资金实力的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

显不足。三是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总额小,难以提供贷款所需要的抵押物,且没有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6、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投入。受各种利益驱动,企业逃废债屡禁不止,征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许多企业和个人缺乏信用和信用激励、惩罚机制,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而信用环境缺乏,企业逃废债已成为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导致银行惜贷、恐贷。

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


(未完,全文共27185字,当前显示141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