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灵武市转移农民工调研报告

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并从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规范劳动管理、维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市委的安排和要求,近期我们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

全市总人口23.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2万人。农村劳动力6.1万人。2005年全市转移输出农民共计27968人,实现收入1.383亿元,转移输出农民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45%以上,全市农民人均劳务转移收入1133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30元的32%。截止今年4月份,已转移农民16892人,实现收入2088万元,转移农民工作进展顺利,势头良好。全市现有职业介绍所1家,8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76个行政村基本上都成立了劳务输出(劳动就业)协会,市、乡(镇)、村三级劳动就业工作机构及体制基本健全,培养带领50人以上外出就业的劳务经纪人51人,全市现有各类培训机构18家,这些培训机构主要是:农业局“阳光工程”培训机构1所,职业中学1所,劳动保障部门所属职业培训中心1所,乡镇、部门及社会办学机构15家。这些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微机操作、纺织、电工电焊、建筑工、汽车驾驶、建筑装饰、家政服务等专业。2005年共组织农村各类人员培训7982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4698人,其它劳动力培训3284人,截止今年4月份已培训农村劳动力2328人,其中技能培训797人,岗前培训1031人,“阳光”培训500人。

通过调研,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意义。

1、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就我市而言,全市12.2万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近6.1万,而真正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从我市的农村现状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左右,对农村家庭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转移一人,致富一家”。

3、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未完,全文共20157字,当前显示14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