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谈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

第一,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各人均自然资源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建设节约型社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其次,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空气、土壤、食物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第二,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篇: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一、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约束,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改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


(未完,全文共12233字,当前显示14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