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比较研究
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
一、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有益探索
景谷结合竞争性选拔方式的适用范围及行业特点,积极在县级党政部门开展公开选拔,在党政机关内设机构开展竞争上岗,在事业单位开展公开竞聘上岗,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一)加大竞争力度,实现竞争选拔常态化。定期对领导干部配备和班子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根据职位空缺情况及本单位班子结构需要,结合各种竞争方式,制定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计划,分年度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中实施,形成了多种竞争方式并举的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
(二)扩大竞争范围,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一是合理设置资格条件。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对全县人才资源进行分析和预测,着眼于从更宽视野中发现、掌握和选拔优秀人才,打破行业界限、地域界限、身份界限,合理设置资格条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选拔竞争。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将竞争职位、报名资格条件、竞争程序等通过文件、手机信息、电视、网络等媒介发布公告,进行广泛宣传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积极报名参与竞争。在过来开展竞争性选拔工作中,竞争上岗竞争比例平均达15:1,公开选拔竞争比例平均达25:1;参与竞争范围人员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
(三)严密组织考察,力求考深考准干部。在考察内容上,推行量化考察,将考察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五类,14个小项,进行量化评分,按60%的比重计入总成绩。在考察方式上,坚持多侧面看,看日常更看关键,看当前更看长远,看准干部的本质、主流。多渠道听,听“管他的”、“他管的”、“他服务的”人的意见,听干部群众的评价,听身边人、知情人的反映,听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和审计部门的意见。多角度比,定性定量“结合比”、民主测评“印证比”,分析研究“综合比”、实绩公示“公开比”。通过“看、听、比”,力求选准干部。
(四)实行全程差额,充分体现竞争择优。对竞争性选拔项目,实行全程差额确定竞争人选,从报名、笔试、面试、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都有一定比例的差额,让差额选拔贯穿全过程,真正做到在竞争中择优。如:在公开选拔中,报名、笔试与选拔职位比例不低于“10:1”,面试人数与职位比例为“5:1”,组织考察与职位比例为“3:1”,在人选讨论会议上,全面介绍每个竞岗位3名人选考察情况,并提出建议人选,实现了差额笔试、面试、考察、酝酿,较好的体现了竞争择优和民主集中的原则。
二、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比较
常规性干部选拔方式具有选人视野不宽,群众参与度不高,民主程度不高的缺点,而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是干部选拔任用的较好形式和有益补充,结合我县竞争性选拔干部情况和问卷调查结果,竞争性选拔干部与常规干部选拔任用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未完,全文共12754字,当前显示11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