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树立正确作风观的基本途径

张平董青显朱敏

2010年12月15日11:00来源:《河北日报》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继续引导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作风观,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树立正确的作风观,首先在于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正确的立场、观点看待作风问题,夯实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作风观,是对共产党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作风、怎样保持良好的作风等根本问题的系统认识和根本看法。树立正确的作风观,要求我们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以共产党人的立场来认识作风问题。

一是“正”,要堂堂正正,有尊严、有气节。要“心正”,主正义、讲正气,不媚俗、不附势,始终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心底无私,光明磊落;要“立得正”,务正理、勤政事,不逐名、不贪财,淡泊名利、廉洁清正;要“行得正”,走正道、做正事,不徇私枉法、不搞“旁门左道”,认认真真按原则办事。

二是“先”,要率先垂范,能当先、会引路。对领导干部来讲,不仅要思想领先,见事早、谋事深,善于用前沿理论指导一线实践,把先进的思想理念转化为科学的方法措施;还应行动率先,走在前、做在前,做出样子、做好表率,影响和带动他人。

三是“治”,要敢刹歪风,动真格、除顽症。敢不敢刹歪风,是不是动真碰硬,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定、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狠刹歪风,就是要真下决心,旗帜鲜明地与不良风气作斗争;就是要真动感情,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当作大事、要事来抓;就是要真出实招,真对真、实打实,以实际问题的解决取信于民,以工作效能的提高服务于民。

四是“韧”,要经得起考验,耐历练、守本色。经得起考验,就是要吃得起苦,耐得住工作清苦、生活清贫;要受得住“冷”,坐得住“冷板凳”,潜下心、埋下头,把工作做扎实;要扛得住累,不喊冤叫屈、不自暴自弃,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核心在于党性修养的不断加强,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上把握作风内涵,提高精神境界

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关键在于解决思想态度、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问题。

要认认真真做人做事。认真,不仅是一个思想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向来倡导学真理,做真人。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认真对人对己、做人做事,既要认识到宗旨要求,认得清肩负的使命,认得准真理所在,更要坚持原则,心怀责任,履行好职责,在实践中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要敢于和善于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根本思想方法。既要敢于实事求是,务实情、讲真话,不盲从权威,不被流俗束缚,保持追求真理的思想锋芒和工作锐气,还要善于实事求是,不断开阔眼界胸襟,解放思想观念,准确把握时代要求,从大时代大背景大格局中定位和思考问题。

要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领导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不仅要在其位、谋其政,更要倾其心、尽其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培养,不辜负群众的期待厚望。要以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群众极端热忱的态度,勇于任事、敢于担当,各负其责、守土尽责。

树立正确的作风观,根本在于品行操守的不懈秉持,在新的发展实践中锻造和改进作风,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未完,全文共23376字,当前显示14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