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我市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的发案特点趋势及对策

1、涉案主体以领导干部为主

通过对我市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的分析,我们发现,违纪违法行为主体的职务呈越来越高的发展态势,领导干部违纪多,已成为现今违纪违法案件的主要特点之一。2000—2003年,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占案件数的60%以上。尤其是党政“一把手”的腐败问题比较突出,“一把手”的腐败行为又导致其下属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违纪违法行为。这些受到党政纪处理的人员,大多是身居要害岗位,掌握人财物大权,是糖衣炮弹重点攻击的对象,也是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发群体,这些人违纪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都比较大。比如:**********就是典型的例子。

2、涉案类型以经济类案件居多

[本文转载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大-秘-书-网,帮您找文章]

违纪违法人员主观上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贪图享受,追逐金钱,客观上又因监督不力、法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由此导致经济类违纪违法案件屡屡发生。近几年我市查处的经济类违纪违法案件占查处案件总数的63.5%,而且这个数字还呈上升的趋势。这些人利用手中的职权,制度的漏洞、法制的不健全和监督的缺位,采取各种手段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2001年查处*****等案件,都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经济类案件。

3、涉案范围逐步扩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重要阶段,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不够健全,有的还相对滞后,加之监管不力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致违纪违法行为逐步扩散到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及社会各个领域,甚至连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也清水不清,一些冷门的行业和部门,也是净土不净。不仅这些行业、部门的领导成员违法犯罪屡见不鲜,而且在一些职级并不高的实权岗位、关键部门,如单位的财务、基建、采购等岗位,也成为违纪违法行为的“高发地带”。腐败者往往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内外勾结共同作案的方式,避开规章制度的约束,以顺利完成违纪违法行为的全过程。

4、国有企业负责人违纪违法案件增多

通过近年查处的一些案件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由于其管理体制多变、监管不到位、党组织涣散等诸多原因,使其成为少数人疯狂敛财的“风水宝地”。在我们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国有企业负责人占三分之一以上。***年市纪委监察局查处的市**公司,就采取收入不入帐的方式,违规设立***多万元的“小金库”,偷逃税款***多万元,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市**公司利用虚开发票的方法,套取专项贷款****万元,偷逃增值税款***万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市查处涉及国有企业违纪违法案件的金额约***余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多万元。

5、发案的群体性特征明显

我们在案件的查处中发现,违纪违法的行为人并非都是“单兵作战”,他们往往是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利用,在利益驱动下结成了既得利益同盟。经常是查出一案牵涉多人,“拔出萝卜带出泥”,“窝案”、“串案”明显增多。有关涉案人员互相勾结,共同违纪,危害十分严重。其主要特征一是涉案人员众多;二是涉案人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三是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2002年查处的市**案就是典型的“窝案”,14名工作人员“利益均沾”,********。

6、以集体研究之名,行个人违纪之实


(未完,全文共15767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