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两委工作交流

实施“****”工程,重点难点在农村。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正确处理村“两委”关系,着力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组织体系,是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部分村“两委”存在的问题

1、“两委”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一是相互对立,即党支部和村委会互不服气,明争暗斗,各管各的事。一些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比大小争权力,有的村委会主任、甚至一些群众认为,村委会主任是全体村民选的,党支部书记是党员选的,书记管党务,主任管村务,“两委”变成两驾马车。有的村党支部放松了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责任,疏于过问村务。二是领导关系错位,各唱各的调。村“两委”大事不讨论,小事不商量,遇事推诿、扯皮,影响村级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的村村主任和支部书记各讲一套,对村的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晰,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干脆埋头自家事业,无心村里工作。三是各拉各的人。有的村委会“两委”选举,由于掺杂着家族、帮派、姓氏、自然村落等因素,选出的村“两委”干部造成了拉一帮人、造单方福的局面;还有的村主任竞选时迎合一些群众的不正确心态许诺,当选后为兑现承诺,亦不顾乡、村大局,不惜损害与村党支部间关系的协调,办事不公、拉帮结伙随之产生。四是双放双让,即党支部和村委会都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推诿,放弃工作,致使村里无人管事

2、“村官”和村民关系不协调。实行“村改委”后,有些“村官”和村民往往忽视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关系,以各自角度出发,一味片面强调自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争取,忽视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造成了局部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

3、“村官”的自治能力与自治要求的关系不协调。由于村级自治体制与县乡行政管理体制不接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工作模式仍处于主导地位,村级组织在工作中还是以执行行政命令和计划指令为主;另一方面,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脆弱,干部素质偏低,管理粗放,带领群众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意识和能力不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没有钱就不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自治能力与自治要求的关系不协调,离规范化的自治运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综合素质不高。或偏听偏信、固执已见,容不得不同意见;或为一已私利,滥用职权,不允许批评监督;或闭目塞听,我行我素,目无法纪,立山头、拉帮派、闹意见,不团结;有的认识水平领导水平不高,有的对村两委工作职责的法律和政策理解不够,仅凭旧观念、旧习惯办事,不懂得凭法律、凭制度办事,村两委的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5、部分党支部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农民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性,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性,弱化了农民对党组织的依赖,使农村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明显弱化。部分村党组织成员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有的村党组织成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缺少致富本领,后续力量匮乏。

二、正确处理好“两委”关系的思考


(未完,全文共3541字,当前显示117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