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

【内容摘要】

本世纪以来,舟山确立了“四海”发展目标之一。海洋文化名城,进一步发挥舟山的海洋文化优势,把舟山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名城。2005年以后,舟山致力打造“中国海洋文化”的品牌标志。舟山将其海洋文化分为海洋历史文化、海洋交流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等9个因素。进行了建设新城创意软件产业园、舟山渔民画文化基地、朱家尖“自在岛”等文化基地,积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等工作,充分体现了舟山对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视。而在这过程中也忽视了对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内涵挖掘,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等问题。

【关键词】

舟山群岛海洋文化文化建设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有大小岛屿1390个,礁3306个,陆地面积2140平方公里,内海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组成了我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2011年6月30日被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海域上繁衍生息。长期以来,勤劳的舟山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以“文化命题”成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并部署了“文化兴国”战略,制订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在此形势下,认为作为“综合开发战略”的舟山新区,舟山的海洋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开发利用。

舟山的人文精神,是舟山海岛先民所创造的海洋文明的特质和传统的体现,是舟山人民在千百年来开发海洋的历史进程中长期积累所形成。例如“勇立潮头”,就是要有“敢吃第一只螃蟹”的勇气,在风口浪尖中无畏无惧,奋勇向前。“海纳百川”,就是要有大海般的胸怀,以开放的精神,吸纳和融合海内外一切有利于舟山发展的文明成果和新生事物。“同舟共济”,体现了舟山人民在时代的浪潮中,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范。“求真务实”,就是要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懈怠。上述这些,均为舟山独特的海洋性环境所决定,并且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必将对舟山的新区建设,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精神支撑。

正如六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的那样。“核心价值观为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一、舟山的海洋文化

舟山的海洋文化分为9个因素。海洋历史文化海洋交流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渔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风情、海洋文学艺术、海洋旅游文化、涉海名人文化。

1)海洋历史文化。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它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2)海洋交流文化。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海洋军事文化。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4)海洋渔业文化。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


(未完,全文共21564字,当前显示14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