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嵩县村庄变迁调研报告

近年来,嵩县围绕“建设5a嵩县、带富城乡群众、建成小康社区”目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聚集效应和拉动作用,逐步得到体现,一部分农民开始向条件较好的中心村和集镇搬迁。为摸清全县农村现状,完善相关惠民政策,按照市通知要求,我办对全县村庄变迁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域现状

1、山区面积大,人均耕地少。嵩县位于洛阳市西南部,伏牛山、熊耳山、外方山三山环抱,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5%,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辖10镇6乡310个行政村11个社区,3736个村民小组,3709个自然村。总人口60万,农业人口53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国家秦巴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耕地面积47万亩,且多属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和“地在墙上挂、旱涝都害怕、一场大雨下、要啥没有啥”的“挂画地”,人均不足1亩。尤其在陆浑水库周边只有耕地1万余亩,人均2分多,库南部分村人均不足1分。

2、群众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差。由于山高地远,大多数群众分布在偏僻边远山区,居住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道

路大多是羊肠小道,许多群众仍然处于“吃水靠挑、运输靠脚、通讯靠吼、点灯靠油”的生活状态。全县尚未通公路的自然村1160个,占全县自然村的1/3;630个自然村,

9.25万人饮水不安全;农民居住条件差,现有危房户33200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1/4;尚有深山独居、散居贫困人口7918户、31848人

3、政策受限较多,县域发展困难。2000年被确定为黄河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区,全县210万亩的天然林地封山,要求人不上山,树不下山,造成以林木为基础的项目难以发展;境内的陆浑水库在2006年被确定洛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面积72.44平方公里。嵩县南部驻扎着二炮部队,有三分之一的面积被划分为军事禁区。因此,全县山林、河流、矿藏及大部分土地的开发利用、招商引资等,均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

二、村庄变迁状况

经过近几年扶贫搬迁、异地安置,深山区群众搬出来一部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外迁主要单户(单人)为多,整村搬迁没有,外迁以出村住、回村耕田居多,全迁者少,村民组、自然村变化不大。另外,随着人口增长及村落扩大,有些自然村实际已经合二为一。如九店乡上下马沟村、上下陶庄村等,已经连成一体,不分上下。

1、德亭镇。近十年涉及有自然村整体搬迁的行政村共10个,共搬迁18个自然村,244户,978人。

2、何村乡: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瑶北坡社区:前身为瑶北坡村,辖9个村民组及5个自然村,2012年3月创建为瑶北坡社区,现辖区内划分为6个网格

3、木植街乡。2003年统计为15个行政村,144个村民组,289个自然村;2005年,栗盘村后山组群众搬迁,全乡143个村民组288个自然村;2012年,坪地村碾沟组白蒿沟自然村整体搬迁,全乡143个村民组287个自然村;2013年,寨沟村松林组头道河自然村整体搬迁,全乡为143个村民组286个自然村。

4、车村镇。村民组数量由2003年的405个演变为现在的381个。

5、九店乡。2003—2013年,全乡157个自然村未减略增,新增2个村落为移民搬迁新村。2009年—2013年新增搬迁新村2个,为郭岭移民新村、郭沟移民新村。

6、黄庄乡。村民组无变化,自然村由原来373个变为337个。

7、城关镇:加大城中村的改造,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将原城中村新

一、新

二、北店街、西关四个村分为新

一、新

二、西关、北店街、文化、安康六个社区

三、变迁后各方面情况客观分析


(未完,全文共9861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