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古夜郎侗族地区民族文化活动调查

状况调查

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局吴继松吴继忠龙叙江杨海螺

新晃是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7镇16乡29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6万,侗族人口为最多,占81.06﹪。侗族在宋代时称做“仡伶”,明、清两代曾叫“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在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宋两朝曾臵夜郎县,历时287年。夜郎文化积淀深厚,被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楚尾黔首夜郎根”,也属于“古夜郎”大范围之地。

这里的侗族人民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和劳动实践中,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在侗族地区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侗族民俗歌舞是在古越人、僚人的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稳定的民族舞蹈,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侗寨人就会欢聚一堂,用歌表白,用舞欢娱。侗族的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歌舞节目和队伍,每逢节庆、喜事、白事或者寨中庆典等都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歌舞娱乐表演,一代一代相传,年长久远慢慢在本地以及在“古夜郎”—新晃侗族地区民族文化气氛显得格外隆重注目。

一、基本情况

概述

1、队伍建设情况。自2005年起,该县着力开展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意在充分展示全县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基地(队伍)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如新晃镇社区文化基地、贡溪傩文化基地、方家屯闹年锣之乡、凉伞山歌之乡、禾滩文艺队、大江舞狮队、中寨民乐队等,不但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队员,而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县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文化特色基地(队伍)的带动下,各乡村也纷纷自行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全县共计122多支,参与演出人员3000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3%。这些队伍中,走市场化道路比较成功的有本籁文化产业公司文艺演出队、禾滩街上队、新寨街上队等。民间文艺队伍空前活跃,不但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演出人员创收方面成绩显著。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122支文艺队基本分布在县城和乡镇集镇中心和公路沿线经济水平较好的区域,而且参与文艺队伍的人员家庭经济条件也相对宽裕。在我县范围内,许多边远村组依然没有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没有时间和能力组建自己的文艺队伍,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还极度贫乏。


(未完,全文共13027字,当前显示12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