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分析报告
-----追踪时间范围为2012年四月至七月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作为一档历史性、记录性的电视报道节目,其风格整体上是有厚重的历史感、凝重感的。和某些“戏说历史”的脱口秀风格的栏目比较,符合中国受众普遍的传统心理。特别是其开播时间晚于上海卫视同名栏目《档案》,能定位成演播室节目,由一个特定的,极具个性化的讲述者的主持人现场讲述和展示为基本形态,,而且取得了不俗成绩,也说明了此档节目在很多方面都有鲜明的、可圈可点的特色,有可以抓住观众的元素。当然也存在着笔者认为的不足之处。
下面让我们从具体节目中分析这档节目的优势以及笔者认为的不足。
首先,所叙述的主题形式是多样,有受众耳熟能详的话题,也有受众未曾接触过的——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节目配合演播室真实的历史文物和机械投影机,甚至是情景再现,历史感、真实感强烈。细节方面,甚至对投影机有特写镜头,突出真实感;主持人戴手套翻阅、展示历史文物、文卷,体现了尊重历史的电视素养。演播室背景为黑色基调,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肃穆的感觉。景别、角度切换频繁有新意。特别是演播室摇臂摄影机的运用以及拍摄出的长镜头画面提升了画面的可欣赏性。
主持人方面(以谭江海主持的“香港回归专题”为例),主持人总体感觉沉稳干练,有思想,有深度。语速语调平实但不失历史的厚重感与回忆感。在高潮的部分,比如讲到沉痛的、悲愤的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事件的时候,语调语速语气配合较好,能很好地渲染节目整体的气氛。服装和主持人发型介于正式与大方之间,不失庄重,又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潜在的互动,有较强的亲切感。另外,主持人总体感觉像“演员”,整个栏目贯穿着主持人的讲故事似的叙说和切身的展示,显得亲切宜观宜听。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走动明显,现场感与真实感十分强烈,和电视观众的互动感十分明显。背景音乐配合协调,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主持人在的表情以及手势引导性强烈,这种肢体的语言做到了和观众的很好地互动,加上音质厚重有力,整个节目显得十分饱满。
然后是笔者认为的不足。节目名称的字幕一直存在在画面的右侧,影响了节目的观赏效果,应在适合的时间出现或者消失(如节目小结之前、广告之后)。也对刚刚打开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说有及时的提醒作用。另外,片头单一,动画效果较为粗糙,和节目主题结合不甚紧密,声效为电报略显突兀;片头与节目开场的衔接不顺畅,甚至有丢帧现象。片花为虚拟动画,节奏不明显,较拖沓。画面以及背景音乐偏向于轻快的风格,与节目的整体厚重的风格不搭配。赞助商名称的的字体和颜色以及持续时间均比节目名称档案有优势,在历史性、记录性的节目中,商业性应该淡一点。主持人操作道具、机械投影机有时间滞缓,有视觉与心理上的脱节,显得不顺畅,应该考虑画面的转场与切换的问题。主持人的语速过于平均,重点不能很好凸显。且停连有相当一部分不准确。如:主谓结构的主语与谓词常常断开,补语常常停顿很长时间。主持人的妆容显得不是特别精神,影响了整体的观赏效果。语气与语调上过于单
一、呆板,使得节目整体气氛过于凝重。
(未完,全文共13137字,当前显示12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