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不知花了多長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這本書在帶給我快樂的同時,讓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恥辱。中國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恥辱史,而這種恥辱在溥儀身上表現的更加深刻。

溥儀的家族,那些世襲的王爺們和出自他們家的兩個皇帝或許會讓很多人羡慕這個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來,他們卻是可憐的。一群本來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負的貴族男人們,卻因為一個女人——慈禧的幾道聖旨而將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戰火中。還記得溥儀在回憶他進宮時的情景時,在他幼小的腦海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個陰森森的帷帳,裏面露出一張醜的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慈禧雖然幹政多年,但我並不覺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膽識。她給我更多的印象是陰險、狠毒、迂腐且貪戀權勢,膽小怕事。為了自己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她甚至被給自己的兒子立嗣卻把外甥載湉要去做兒子.溥儀的祖父也正是因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會在慈禧宣佈立載湉為嗣的話一出口,立即“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頑固派的阻撓下,上演成了一場鬧劇,讓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統皇帝一登基,就過起了富貴無憂的生活,他在書裏記下了他的弟弟溥傑來到宮中看望哥哥時,處處拘束,行為讓他感到很不自在,因為他是皇帝,所以連親人,長輩都要敬他三分。他從小就欺負宮中的太監和宮女,說的動他的只有奶媽王焦氏,她說:“皇上,您拿石子

扔別人,別人也會疼,別人也是肉長的。”從此,他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為他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討好皇上,也從不懼怕皇上,是她,教會了皇上做人。

溥儀到了青年時期,王焦氏離開了他。他開始接觸新事物,開始喜歡外國東西。在外國師傅莊士敦的影響下開始穿西裝,戴眼鏡,甚至讓大清國的男人都開始剪辮子,留短髮。這使大清國開始西洋化。從此,街上開始賣西洋玩意了。真正讓我感觸的是他在深宮大院中剛剛接觸洋物時的那種好奇,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國的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被自己蒙住了雙眼。溥儀開始選妃時,就在相片上畫圈,當時他才十五歲,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所以隨便選了婉容和文繡分別做他的皇后和貴人。由於婉容思想開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寵,開始排擠文繡,當時的大清國正腐敗,淪陷。文繡提出和他離婚,婉容開始吸毒,後來和他的侍衛私奔,病死他鄉。後來共娶進福貴人和玲貴人,其中一死一失。溥儀把他們比作金籠中的鳥。

日本侵略了中國,他們要中日聯姻,讓日本的嵯峨浩和溥傑結婚。這對年輕人很快也有了好感。當然,溥儀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自己沒有兒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兒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儀開始日夜恐懼,甚至連嵯峨浩做的飯都一口不碰,但最終她生下了靚女,溥儀這才放心,日方卻大大失望。最後由毛主席帶領大家,溥儀被關進了監獄,最後改造被釋放,還找了一個夫人,最後病終。這是溥儀前半生的大體概括,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未完,全文共11607字,当前显示12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