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骑龙乡党委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群乐乡下辖10个行政村,108个村民小组,党员511名。今年来,群乐乡党委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壮大蚕桑产业,结合开展“双培”活动,走“公司+协会+大户+农户”发展路子,并因势利导,组建了党总支,在蚕桑协会中组建了党支部,通过公司在乡建立基地,基地成立相应的专业协会,协会组建党支部的经营思路,增强党建的内在活力,提高基地建设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产业化经营,扩大了蚕桑产业的规模,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产品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

群乐乡蚕桑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多年来一直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质量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在乡党委组织指导下,一批有经验、懂技术、善经营的蚕桑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蚕桑党总支。协会按照自愿、民主、互利、平等的原则运作,成立了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并明确了会员的标准、责任和权利。会员以家庭为单位,以蚕桑种植大户为主体,依托惠民公司,发展订单生产。-1-

会员的标准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诚信度好、经济实力强以及勇于开拓进取的年青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宣传、组织、协调以及生产发动能力;必须是多年里都是蚕桑生产的典型大户和具有一定的蚕桑栽培技术。

二、党会互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蚕桑协会129名会员中,有党员41名,组织关系在不同的党支部。为了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协会工作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协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乡党委结合实际,因势利导,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协会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促进协会健康发展。二是根据蚕桑生产的不同季节,利用电化教育、现场观摩等形式,组织协会党员学习蚕桑生产的先进技术,提高协会党员素质三是深入开展“创大户”活动。一方面要求会员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争创大户,一方面努力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增强了会员对蚕桑产业的创业热导情,目前22名会员蚕桑生产规模都在10张以上,成为乡党委“双培”活动中的典型大户。

三、村会协作,完善社会化服务

科技出效益。蚕桑协会始终把科技兴蚕、科技兴业,依靠科技致富作为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和产业经营理念,积极通过深化“村会协作”,为会员提供服务。一是“村会协作”常指导。在县、乡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蚕桑协会按照“村会协作”的科技服务方式,

主动与市蚕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市蚕研究所按协议要求,在蚕桑各个生产季节,派技术员到村里对会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会员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聘请专家传帮带。在每批订单签订后,协会根据不同品种聘请省内外专家到乡里传授技术。近年来,市蚕桑研究所一批专家应邀到群乐乡现场指导、授课培训,提高了协会会员的蚕桑栽培技术水平。三是优化品种出效益。有了技术支持,协会在不断扩大订单生产规模的同时,大量引进新品种,优化产品结构。

四、帮带小户,走共同发展之路


(未完,全文共16247字,当前显示12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