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水将蚕桑产业设立为主导产业的分析大全
引言: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美国学者罗托斯(w.w.rostow)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对主导产业的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强调了主导产业在经济成长中的作用。几乎在同一时期,以筱原三代平,植草益等为代表的日本经济学家,结合日本经济现实情况提出了极具应用价值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由此可见,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就成了各国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下列具有普遍性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已为理论界所公认: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筱原基准和就业弹性基准。对于上述几种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都是在具体情况上抽象出来的理论模型,放眼于未来的经济成长,在理论上是能够成立的。但要发挥选择基准的作用,还必须具备一些前提条件:(1)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2)发展中不存在技术上的硬性约束。(3)不存在资金约束,政府要有资金上的有力扶持。
修水县作为一处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经济发展较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为贫困。其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完善,各类设施有待发展建设。修水县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占25%以上,其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农业经济特色显著。但其当地蚕桑产业却存在很大的发展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起,蚕桑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本文将分析其特定区位中的这一特定主导产业选择。
一、蚕桑产业概述及发展前景
蚕桑产业,指以养殖家蚕和种植桑树为基础产业,以及缫丝、纺织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产业。2000多年前,西汉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由此源源不断地传往西方,蚕桑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产业和代表性产业。直至今天,中国在蚕桑产业仍然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2005年我国丝产量13万吨,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的8倍多。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消费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加上石油能源供应趋紧,化纤的增产受到制约,给蚕丝等天然纤维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问。蚕丝作为“纤维皇后”,穿着舒适、柔软飘逸、典雅华贵与保健护肤,在天然纤维再度流行的今天,不仅受到中上富裕阶层的喜爱,而且越来越得到一般收入阶层的欢迎,必将成为新世纪消费的主流之一,丝绸产品
的市场需求前景看好。
“十五”期间以来,我国蚕桑产业扭转了上个世纪90年代大起大落的局面,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蚕桑生产连续三年以10%以上的增产幅度和15%以上的单价增幅上升,极大地调动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2006年,全国桑园面积1284万亩、蚕茧总产量74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35.4%和62.6%。在一些重点产地,养蚕业的蚕种培育、养蚕技术,已经超过历史记录或世界先进水平。
二、修水县发展蚕桑产业的区位优势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边陲,地处二省九县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北宋文学家张商英曾有“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荫荫聚落宽”的诗句,描写的就是当时二都梁口蚕桑生产的盛景。
修水县现有人口82万,耕地而积37333km²,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山清水秀,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50℃,无霜期247天,年日照时间1573.1小时,年降水量1617mm,桑树生长期可达8个月,年可养蚕5~6批。土壤多为壤质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无污染,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得大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理想区域。
(未完,全文共11284字,当前显示148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