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我市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的思考

截止2005年底我市拥有行业协会205个,其中,市本级66个。这些行业协会官办色彩较浓,还没有完全从政府中脱离出来。主要体现在行政化倾向,功能不完善,职能不到位,结构不合理,行业不规范,经费困难。行业协会的发展客观上存在体制性障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审批事项过多,现行的行业协会大多数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本应赋予行业的管理职能仍被政府管理部门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行业协会既没有惩罚手段,也没有奖励手段。对有些行政管理部门来说,组建和控制行业协会,并不是为了实施行业管理,也不是为了给会员提供服务,而是为了保留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拥有的权力和既得利益。企业自身也没有认识到行业协会的作用和重要性,不懂得利用行业协会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政府也较少对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现行的行业协会大多数是体制内“脱胎”而产生的官民不分的协会。由于覆盖面过窄,协会所掌握的企业和行业的信息不充分,难以发挥综合性的协调功能。有的行业协会是原有行政性公司转制而来,他们与政府部门仍然保持各种密切关系,可直接从政府获得好处,在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上,这种好处很难通过行业协会向所有会员单位扩散,更不用说惠及大量非成员单位,这些协会由于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往往公开实施市场垄断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由于协会的管理资源极为紧缺,很难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和开展集体性的协调活动,再加上协会的领导多数是主管局的行政领导担任,缺乏企业家式的创新激励,难以在保持其行政合法性的同时,努力扩大社会合法性,并通过提供有效的供给,使其会员企业或潜在的会员企业增加对协会的信任。在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尚未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协会如何从职能上定好位,找准自己的工作点,处理好政府、协会、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很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如何使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地发挥作用,笔者认为:

一、从微观方面看,首先行业协会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围绕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发展行业协会目的是实现行业管理。行业管理是国家在一定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予以实现,这些措施包括财政、金融、分配、产业等宏观经济政策,也适当运用一些行政干预手段,但更直接和经常的应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调控,在实现行业管理的过程中,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职能分解上,哪些职能属于政府,哪些属于行业协会,要认真研究,科学划分,把握好“度”。如果把本属于政府的职能硬要行业协会去做或本应由行业协会承担的职能而得不到充分发挥,都不利于行业协会的生存和发展。行业协会应具备八大职能。一是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二是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转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三是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政法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四是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公证职能。受政府的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的许可证等;六是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七是研究职能。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供企业和政府参考;八是服务职能。开展信息服务等。只有围绕职能进行认真有效地工作,行业协会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完,全文共15502字,当前显示14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