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浅谈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途径与对策

县级行政服务中心是改革行政管理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法制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新型产物。作为县政府的窗口,也是政务超市,它是集信息与咨询、许可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服务与执法、领导与被领导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服务机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高效服务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谈一点肤浅看法。

一、存在主要问题

1、发展不平衡。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运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的档次仍存在明显差距。如办公场所拥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硬软件不配套等等,大大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和行政服务中心在群众和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

2、事项不完整。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事项不完整、程序不配套、办事不及时、相互不协调、宣传口径不统

一、收费项目标准五花八门和应进未进以及进而未进(有人无业务)等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个别窗口单位把部分许可事项从行政服务中心撤回原单位受理的“回潮现象”。

3、行政“收发室”。有的进驻单位领导过分笼权,使窗口人员没有任何现场办结的权力,只能充当“收发员”、“二传手”的角色,窗口成为“收发室”;有的单位对窗口工作不重视,人员没有固定,轮流值班,随意变动,工作没有连续性,出现“一问三不知”的问题;有的甚至把即将退休,业务不精、无事业心的临时、闲散人员等派驻服务中心,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阻碍了服务中心发展。

4、缺有力手段。由于窗口人员的工资、福利、行政隶属关系等仍在原单位,只是现场办公接受中心管理、考核,导致少数窗口人员纪律松懈、作风散漫,不服管、不怕管等等,加大了县行政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有效的管理难度。

5、电子政务差。局域网络都没有建成,达不到网上最简单的告知等服务,更谈不上网上初审和实现三级联网,电子政务建设与现代化办公要求差距较大,也与行政服务中心日益发展的形势不相匹配。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领导不够得力。有的单位领导说一套做一套,口叫身难动,以各种借口业务项目不进中心;有的单位领导忽上级悠下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业务项目久拖不进;还有的单位领导不顾方便群众,方便企业的大局,抱着小集团利益不放,我行我素,耍两面派,进人不进业务;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单位负责人公开或暗地里抵制业务项目进入或退出等等。

二是法律依据不足。首先是行政服务中心不是依法产生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法》虽然在第二十六条对行政许可的实施作了阐释,其中的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也正是行政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但该《法》对行政服务中心并没有给予定性和定位。“身份”的困惑使行政服务中心在监督、管理行政审批行为上的作用大打折扣。其次,没有明确的授权,名不正则言不顺。虽然政府把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为“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然而在“监督”职能上,包括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权限等,并没有作出清晰准确的说明。

三是上下级未对口。行政服务中心是现时代的新生产物,由于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成立时间不一,有的上级成立了下面没有成立,有的下面成立了上面没有成立,从机构设置,人员编配,业务范围,项目进入,管理制度等,没有对口的上级领导和指导,没有统一的规范,没有统一标准,没有统一口径,导致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是各显神通,各行其是,都在探索,使行政服务中心声誉难以上升,工作难以规范和推动等。


(未完,全文共21685字,当前显示144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