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警务室建设瓶颈之探讨
吴斌
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近年来公安部部署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的“三基一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各地公安机关扎实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特别是社区警务工作在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密切警民关系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农村警务工作还相对薄弱。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立足慈利县的农村警务工作,对改进和加强农村警务室建设进行了思考。
瓶颈:警力资源不足
2006年9月,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标志着农村警务室建设正式起步。2008年5月,省公安厅印发了《湖南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规范(试行)》,为农村警务室建设提供了详细具体的蓝本,有效推动了农村警务室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建设农村警务室的认识较高。社区警务战略于2002年开始推行,到2006年经过四年已在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实现警务前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2006年公安部部署农村警务战略后,各级各地都意识到农村警务工作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延伸,是符合公安机关长远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的一项极为正确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建设农村警务室的步伐较快。社区警务工作让公安机关尝到了甜头,各地公安机关在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时都非常主动,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多方争取资金加快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农村警务室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如慈利县公安局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后,争取各级各方支持,到2008年底的一年半时间内投入资金近百万元,迅速按农村警务室的设立原则建成了68个农村警务室。三是农村警务室规范统
一、机制健全。《湖南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农村警务室的设立原则、外观设臵、内部配臵、基础台帐、运行机制、工作制度、警务保障等,明确了农村警务室民警的职责任务、工作方式、培训考核、福利待遇等,使各地公安机关在建设农村警务室时有蓝本,在规范运行农村警务工作时有机制,统一规范的农村警务室也成为了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前农村警务室建设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农村警务工作与预期的目标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一是警力未到位。农村警务室建设得很漂亮很规范,但大多数农村警务室人员到不了位,仅将警务室民警的相片挂在牌子上,实际由派出所外勤民警兼任,没有做到专职专责。二是工作没落实。农村警务工作有形无神,大多数农村警务工作围绕迎检达标来开展,仅仅将工作制度贴在墙壁上,将警务室工作体现在台帐上,将民警工作记录在日志中。警务室民警没有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之中,对辖区情况不熟悉,没有真正实现警务前移、工作前臵,也没有通过开展农村警务工作提高群众见警率,拉近警民距离,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让人民群众感觉到农村警务室建设是公安机关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未完,全文共19258字,当前显示116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