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传统道德观在农村的影响和体现

导语:

本调查组共三人,于2011年11月26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上三汲乡穆家庄村,就孝老爱亲传统道德观在农村的影响和体现对该村村民进行了为时一天的社会调查。本组调研方式以两分调研问卷为主,上门对村民进行询问,组员对村民的回答进行记录。正文:本组就调研问卷进行划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农村老人养老;第二,农村家庭生活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本组发现了就两部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对此次调研做出如下汇报。

一、农村老人养老

(一)农村老人养老在物质方面上

首先,“空巢老人”居多。在做调养的时候我们在路边见到很多老人,据村里的接待人介绍这个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孩子和老人。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人力资源的自由分配,在全国范围内轻壮人口流动加剧,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子女直接赡养老人的生活习惯,更多家庭的子女只能承担经济上的义务而不能直接服侍老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赡养老人更多的是在物质方面赡养老人,但在这方面的养老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的问题。

问题一,子女想把老人安排在养老院,但没有养老院

就调查报告来说,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他们愿意去养老院生活,因为他们对养老院有着新的认识,他们不再认为养老院只是鳏寡孤独老人所生活的地方,他们认为选择这样的养老生活不仅能让自己享上清福,而且也能使在外工作的

1

子女放心,好让他们踏实地工作,子女只要能定期地看望他们就好。但就我们所调查的地方,那里没有私人养老院,也没有社区养老院。

原因:

1.最基本的原因还是附近没有私人或者公家养老院这一客观的先决条件,远处的养老院会使他们感到孤独,毕竟他们在这少的已经生活了60年,多的生活了80年,与周围的环境及邻居有了感情,

2.其次养老院收费标准还是过高,还是和农民的收入不成比。许多老人还说到,自己还是很想为儿女们存一些钱的,但由于养老院的费用高又考虑到自己的儿女,他们还是选择在家自给自足,最后能为儿女们留下一部分钱。

建议:

1.应更充分地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改变传统认识

2.引导民营经济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3.根据子女的经济能力进行市场细分,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问题二,养老过程中的医疗不到位,普遍存在着“有病自己治”的态度。原因:

1.在调查中有61.4%的老人很少体检,他们说去乡上体检麻烦,地和子孙没人照顾

2.有81.1%的老人生病时选择在家吃点药而不去医院,这其中有30.2%的老人是因为去医院手续繁琐,

3.有41.5%的老人是因为去医院花费太高,承担不起医药费用

4.相关医疗政策宣传度不够

5.农村医疗服务人力资源及手段落后

建议:

1.增加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最好让每一位老人都清楚地了解我国针对农村医疗出台的政策。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明白国家会怎样辅助他们。具体的我们可以

2

通过定时广播,刷写标语,组织村民开会,对高龄老人我们还可以上门讲解。

从调查问卷“您了解政府对老年人的政策吗。”的结果可以看到,老年人所知道的只有新农合一种,而且虽然新农合参保率达96.9%,但参加人员中了解该制度的只占22.4%,导致一个村也就仅仅有几人通过新农合报销到了医疗费用。

2.使药价具有当地化,彻底地普惠当地人民


(未完,全文共24212字,当前显示13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