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场所文化建设的思考
河南省女子劳教所课题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地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劳教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要进一步发挥场所文化在教育矫治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劳动教养制度的目的。
一、当前开展场所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劳教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劳教工作的根本要求。“首要标准”的提出,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劳教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教养人员在劳教期间接受教育矫治质量如何是解教后立足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劳教人员是我们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达,舆论环境、社会心态十分复杂。再加上劳教人员成分复杂,转化难度大。因此,立足场所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切实发挥文化对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作用,全面推进劳动教养人员的社会化进程,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场所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场所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场所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养制度自建立以来,形成了丰富的场所文化建设内涵,主要包括:场所教育矫治文化、安全文化、法制文化、红色文化、戒毒文化、廉政文化、环境文化等,它们有机交融、相互促进,形成了场所特有的文化格局,在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当前场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民警文化活动单一,活动策划针对性不强劳教所既是国家法律的执行机关,也是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劳教民警便担负着“教育人、感化人、挽救人”的特殊任务。教育矫治的本质是文化熏陶。但劳教工作的性质,使得劳教民警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护场所的持续安全稳定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开展教育矫治工作的精力。其次,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元化,以及劳教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劳教民警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线民警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无法舒张,甚至一些民警在心理上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对工作产生不利因素。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能有效调节民警情绪,缓解身心压力,促进工作进步。但是,根据目前掌握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前85%民警的文化活动仅限于读书、看报、写心得,听报告,只有少数劳教场所提出关心一线民警的心理疏导,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更没有针对民警心理健康调节的文体活动形式,以至于造成民警参加活动就像完任务,缺乏积极性,也丧失了活动本身的意义。
(二)场所文化口号化、表象化
在多数劳教场所文化建设中,往往喜欢在围墙、走廊、学员宿舍、车间墙上刷写措辞有力的标语口号。不能否认这些口号似的场所文化宣传的激励作用,但真正的文化在于熏陶和感染。所以,欲真实反映场所文化内涵、行为方式、管理标准,必须从场所建设的细节入手,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在“软件”上下功夫,多学习多交流,引入先进的文化理念,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民警及所管人员的素质,实现“以文化人”的最终目的。
三、关于场所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把场所文化渗透于教育矫治工作中。教育矫治
(未完,全文共14076字,当前显示13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