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价方式
——锦州市2002——2003学年度七年级(上)思想品德学科期末评价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行)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踏着课改的节拍,感受素质教育的洗礼,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思想品德课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作用,如何突出思想品德课的地位,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当然,这里切实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很多,但我认为改变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分为识记能力评价、理解能力评价和通过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评价的内容还应该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评价,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和心理品质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品质评价尤为重要。要结合教学内容,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自尊自信,严格律己,良好的品格,能够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否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等。为此,我制定了七年级(上)思想品德学科期末评价与考查评价报告单。现对此作如下说明: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本次评价根据锦教办[2002]113号文件的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行)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考查评价为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本着期末考查评价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1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择,突出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改进性、发展性的功能;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质性评定、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考查评价的特殊时机,有机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二、关于评价内容
(未完,全文共20612字,当前显示10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