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课程改革计划
【2012—2013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新世纪带城小学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2、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4、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各种课程资源。
三、实际操作:
1、师资培训。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要顺利地推进课程改革,必须组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培训内容:①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
培训形式。专题讲座、参与式活动、大组学习、讨论、座谈等。
2、教学研讨。教师教学理念的的转变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新教材的教法,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重点探究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
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开展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
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3、教学管理。
(1)研讨制度。学校每月组织校内新课程学科教学研讨活动1次,每学期
开展新学科的教学观摩活动1次。
(2)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在期中组织一次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
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评价与考核。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
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在评价教师的
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
2012年9月
沙桂民族小学新课程
改
革
计
划
二o一二年九月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计划明德小学2008-2009学年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
(未完,全文共10572字,当前显示12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