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十一五”发展思路的建议

。这是一个861行动计划相衔接的计划,是一个加快建设皖北、中原加工、商贸、科技中心的计划。“3461”计划将为蚌埠“十一五”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一、***市“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



(一)区位优势更加明显。随着界阜埠、埠宁高速公路的建成,京沪高速铁路的开工建设,加上已有的合徐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和淮河航运,蚌埠市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区域交通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突出。



(二)是资源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国家加大淮河治理力度、加大淮河治污力度,蚌埠市的“心腹之患”将会得到彻底根除,水资源环境将会大大改善。淮南亿吨煤炭基地和大型火电机组的建设,为蚌埠市发展高耗能产业提供了机会。



(三)是市场更加活跃。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将促进蚌埠市乃至整个皖北地区的发展,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蚌埠的发展提供更强购买力的腹地。



(四)是开放更加便捷。长三角的崛起和蚌宁高速公路的开通,为蚌埠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长三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五)是产业基础更加壮大。蚌埠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规模以上25家)、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27家,30大类500多种产品)、玻璃及玻璃深加工(12家,华光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信息显示材料生产基地)这三大优势产业已经具备了集群的雏形,

“十一五”期间,蚌埠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重化工发展阶段,而蚌埠市的经济结构总体而言是比较轻型化的,未来一段时期缺乏符合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增长速度快、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这将制约蚌埠市的快速发展。存在这一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省区域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八五”、“九五”时期,省里对蚌埠的投入少,上缴多,蚌埠没有被摆上应有的位置。八十年代搞农业主攻淮北,九十年代以来搞皖江开发、一线两点,蚌埠都不在其中。在计划经济时期,直接导致了对蚌埠的投入不多。“十五”以后,皖北的问题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1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并连续召开几次座谈会,每一次都对蚌埠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

(二)市区经济发展不快,带动力弱。蚌埠市与芜湖、淮南、马鞍山等市相比,市区经济的差距在拉大,差就差在市区经济上,即差在

二、三产业上。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增长缓慢。蚌埠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轻纺、食品、机械、化工等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多年来,由于必要的投入,加上机制转换较慢,除了丰原和化工行业外,其它行业优势明显减弱,一批知名老企业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二是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三产比重不高。蚌埠交通便捷,历史上皖北商业重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有了迅猛发展,但20多年来,蚌埠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左右,比全省平均增幅低1个多百分点,三产在全省的位次由第4位退居第10位。三是对外开放力度不大,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四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连续性也存在一定问题



(三)农副产品价格上张,企业成本增加。是从目前的趋势看,“十一五”期间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再出现前些年低位的可能性很小,这为包括丰原在内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成本压力,将影响其国际竞争力。



二、蚌埠市“十一五”发展的主导方向




(未完,全文共23985字,当前显示142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