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金庄中学校志

概述

金庄中学位于太和县城区东南4公里,城乡相接的金张行政村境内,051乡道东侧。学校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公办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今占地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5平方米,现有

六、

七、

八、九,共四个年级,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4人,有2幢教学楼,1幢学生宿舍楼,1座师生餐厅,1幢在建教师“公租房”

金庄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教学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善,教师队伍积极进取,扎根于乡村,服务于一方乡土,培育了代代桃李的芬芳。

学校沿革

一九六九年(文革中),上级指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社,高中不出区。”八里小学在原本完小的基础上办了初中班,名为“八里小学的戴帽初中”,校舍和教师都是八里小学的,这是金庄中学的雏形。

一九七零年春,八里小学南一公里处有一所农林局办的

1养蚕场,因文化大革命停办了,该场有场房二排,共12间闲置,当时,公社领导刘效儒就让八里小学的初

一、初二两个班搬到该场,有王西山,王培新任班主任,但仍属八里小学领导

一九七二年春(当时是春季招生)八里小学的初中班全部迁到蚕场,三个教学班,百余人。初中班脱离了八里小学的领导,行政和业务都从属于城郊区教育办领导,任命尤继龙成为校长,学校定名为“八里中学”。

一九九二年春,行政区划实行撤乡并镇,金庄中学被划为城关镇,由城关镇教育办公室领导,八里中学更名为“金庄中学”,沿用至今。

学校建设

建校初,学校借用当时农林局养蚕场闲置场房作为教室。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教室不够。学校发动群众建校,办法是:学区内各生产队分派缴砖、土地、麦秸秆任务,初中学生每人年级开学后也缴二十斤麦秸秆。二年共建草房15间作为教室之用,建办公室4间,并初建学校大门(面向西)。

八十年代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办学条

2件逐步改善,学校分期分批将原建土房扒掉,盖建了大瓦房作为标准教室,宽敞明亮。

八十年代初,学校仍有一排草房,两排瓦房。围墙大门为土筑木建,校园路面泥土裸露,既无硬化,又无绿化。

九十年代初,学校先后从县农场,人民武装部租地共一十五亩,拆除原有草房和泥墙大门,建瓦房18间,学校大门北移十五米并扩建。

九十年代后期(一九九五年),学校又从县农场租地6亩,新建880㎡教学楼一座(现西教学楼),在原大门北十米处,新建大理石校门,并镶铜字“金庄中学”,另配备仪器室、资料室、体育设施等。

二〇〇四年,学校建650㎡教学楼一座(现东教学楼)。二〇〇八年开始,在各级政府与领导的重视下,在城关镇以陶建为校长的中心校领导的支持下,金庄中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填土6000m3,扩建校园1000㎡,新建围墙300m,硬化校园10000㎡,新建1550㎡学生宿舍一栋,465㎡学生食堂一栋,建标准篮球场一个,280㎡厕所一座。学校先后又投入数万元新建花圃、回廊和水池,购栽培植各种花木万余棵,绿化校园2000㎡,二〇一一年,学校被评为“阜阳市花园式学校”。

现如今学校总占地14600㎡,总建筑面积3895㎡,绿化3000㎡。另有,教师“公租房”一幢,正在建设中,不

3久的将来即可投入使用。学校设标准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图书室一个,二〇一四年补充图书9524册,现有图书达14000多册。各班级均配备多媒体一体机一台并接入互联网。

金庄中学已由一个简陋“小”学校,成长为一个整洁美观,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管理


(未完,全文共18485字,当前显示14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