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百日行动宣传资料

1、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污染途径分为哪几种类型。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污染途径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本底性污染四种类型。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是由于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人有毒有害杂质,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比如在常规产品中混入转基因产品。该污染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预防。

化学性污染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如使用禁用农药,过量、过频使用农药、兽药、鱼药、添加剂等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污染。该污染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进行控制。

生物性污染是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毒素污染等,亚洲地区流行的禽流感就是病毒引起的。生物性危害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控制难度大,有些可以通过预防控制,而大多数则需要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本底性污染是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的污染,如灌溉水、土壤、大气中的重金属超标等。本底性污染治理难度最大,需要通过净化产地环境或调整种养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

2、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我国现有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目前,我国有农药生产厂家2000多家,农药产量达40多万吨(以100%有效成分计),但其中杀虫剂占70%,而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杀虫剂中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等高毒品种占70%。此外,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仅为75%左右,假冒伪劣农药产品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2)施药技术推广到位率低,药械落后,施药中跑、冒、滴、漏问题突出,污染作物和环境。(3)农民缺乏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和基本知识,片面追求防治效果,不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定,擅自超剂量和超范围使用农药,还有一些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违反国家有关在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上不得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的规定,随意在蔬菜、水果、茶叶上施用高毒、剧毒农药。

4)农民不按照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作物,有的施用农药后,立即采收,致使农药在作物上没有降解时间,残留量过大。

(5)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管理工作滞后,对造成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并带来严重后果的农药使用者,缺乏有效监督、处罚手段。

3、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遵守哪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

生产过程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义务做了规定。主要包括:(1)依照规定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防止因违反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2)依照规定建立农产品

1生产记录。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使用农产品投入品的有关情况、动物疫病和植物害虫草害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农产品收获、屠宰、捕捞的日期等情况。(3)对其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测。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其征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经检测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未完,全文共12122字,当前显示148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