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王祝宁|来源:企业界|日期:2011-10-25|字号:大中小
作为管理工具的舶来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落根我国二十多年了。在这些年的实践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国民质量意识的提升、新的质量方法的推广应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实施,给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个挑战,“质量”与“绩效”的关系是什么。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绩效是否一定会好起来。说到底就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问题。
要研究有效性,我们先把有效性的对立面“无效性”的一些典型做法摆出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通过适当的剖析和诊治,也许能够为分析有效性尽一把力。
质量管理体系和实际工作的不一致
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际相一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体系描述得要像自己的企业。
有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造成体系与实际“两张皮”。如有的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不认真分析组织的产品和过程,找来咨询人员照抄照搬其他公司的文件,咨询人员充分发挥“想象力”,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的干脆找出类似公司的文件,应用计算机程序的“替换”功能快速编造体系文件。要使文件写得像自己的企业,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文件要简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是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在能够清晰表述要求的前提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篇幅应该是越短越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种类应该是越少越好。文件的价值在于执行,为了使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不少企业需要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瘦身”开始。
体系与实际的一致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企业的职能,从全局上策划企业的过程。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会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离开企业的总体战略,企业的任何职能和过程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企业就象一辆汽车,您不可能离开整辆汽车,仅仅靠一个螺丝钉或一个轮子就能够快速前进。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需要一整套制度,这些制度的高级形式就是企业的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企业标准体系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就是管理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保证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离开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
体系与实际的一致性还表现在用形象直观的形式表述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能描述和规章制度都应该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而不应故弄玄虚、高深莫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企业的管理者不知从那里拣来一些谁也不懂的外来语,把这些外来语硬塞进企业的机构名称、职能描述和规章制度中,硬是不让别人看懂。例如:有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其质量手册生搬硬套标准的语言,规定了“产品实现的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等内容,而不是按照“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内容对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描述,对于这样的规定,无论是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不知所云。
文件和执行的不一致
现场审核时,经常发现有的企业的文件写得很美,但是现场一看则是另一回事,文件与实际做法“相互独立”,两者似乎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例子比较多,主要表现是:
(未完,全文共15060字,当前显示13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