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汲取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教训,加强亨元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第一篇:汲取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教训,加强亨元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汲取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教训,加强亨元顺

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一、对王家岭“3.28”透水事故的认识

水灾害是煤矿的“五大灾害”之一。是影响矿井生产安全,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水害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王家岭“3.28”透水事故就是其中的一个教训,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2010年3月28日13时12分,华晋焦煤公司王家岭矿在基建施工中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

该矿201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附近小煤窑老空区积水情况未探明,且在发现透水征兆后未及时采取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等果断措施,掘进作业导致老空区积水透出,造成+583.168米标高以下的巷道被淹和人员伤亡。存在着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地质勘探程度不够,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未查明老窑采空区位置、范围和积水情况;水患排查治理不力,发现透水征兆后未采取有效措施;施工组织不合理,赶工期、抢进度;未对职工进行全员安全培训,部分新到矿的职工未进行培训就安排上岗作业,部分特殊工种人员无证上岗。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这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王家岭矿“3·28”特别重大透水事故暴露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等突出问题。因此,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即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叠加,在时间与空间上就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要防患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从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真正防患于未然。

二、亨元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山西灵石亨元顺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元顺煤矿)是由水牛沟、孙家沟、西堡和镇威四个9万t/a以下的小煤矿重组整合而成。批采2-11号煤层,重组整合前四个小煤矿大部分开采

2、4号煤层,部分开采10号煤层,其中2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已全部采空,4号煤层大部开采。井田内2号、4号、10号煤层采空区在一些低凹部位存有积水,存在采空区积水充水威胁。

2、4号煤层间距11.37m,

10、11号煤层间距7.62m,根据计算结果,井田4号、11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高度均分别大于其相邻煤层间距,开采下部

4、11号煤层的导水裂隙高度将分别上通到上部

2、10号煤层采空区。因此在开采下部

4、11号煤层时应对上部

2、10煤层采空区积水情况进行认真探测和排放,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而井田内10号煤层顶板导水裂隙高度57.66m小于4.-10号煤层间距71.36m。因此开采

10、11号煤层形成的顶板导水裂隙不会上通到

2、4号煤层采空区

2、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一般不会对下部

10、11号煤层开采造成充水影响

上部

2、4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井田下部的10号、11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k

2、k

3、k4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井田内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含水层,但富水性不强。另外,井田奥灰水位标高为642-658m,井田可采煤层底板标高均高于奥灰水位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情况,奥灰水对井田煤层开采无影响。综上所述,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未完,全文共9948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