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当前我市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优秀范文5篇]

第一篇:当前我市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前我市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市民政局李菁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2000年,我市农村低保制度在翠屏区试点,2006年全市10区县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截止今年8月底,全市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3.4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12%。农村低保制度在我市的全面实施,基本解决了当地绝对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障人数以目标考核的方法下达不科学不合理。据市扶贫办统计,全市农村低收入人口约24万人,约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6%。今年按上级要求,保障人数在农业人口的3.25%以内,意味着我市还有近10万名贫困人口游离在保障范围之外,他们生活困难,却无法得到救助。同时,由于受财力的限制,省、市、县只能将保障人数限定并以目标任务分解到基层。因此,基层在确定困难对象时,就出现了保障人数平均分配的情况,并衍生出一户不能全保的问题。同在一个层次上的贫困户,有的得到了保障,有的却没有保障,这势必引起上访,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导致补助水平较低,覆盖面较窄一是补助水平低覆盖面窄。目前,我市10区县农村低保制度的保障线标准为785元/年·人。由于我市各区县财政困难,资金配套能力弱,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过程中,审核困难家庭的收入往往把握较严,只要能算的收入都计入家庭收入,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差额补助金额的做法来减轻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压力,造成农村低保对象的月人均补差水平偏低。目前,我市月人均补助41.9元;由于农村低保标准相对偏低,因此实施范围相对较窄,覆盖面不大,远不能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困难,达不到保障基本生活的效果,而每月40元左右的补差标准相对于当前的物价水平来说,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二是地方财力投入不足。截至8月底,我市农村低保累计支出4050万元。预计到年底,全市有农村低保对象14.06万人,累计支出6670万元。而目前,农村低保资金预算安排收入4649万元,其中:中、省已经下拨3359万元、市级财政安排600万元(含宜宾县),区县财政安排690万元,资金缺口达2021万元。

(三)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农村低保目前还没有达到“应保尽保”,随着保障面的扩大,特别是到了“应保尽保”阶段,保障对象的困难程度测算要比现在大。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核定比城市低保对象更难,除了两个低保带有共性的银行存款无法查实、务工收入及隐性就业、弹性就业收入难于核实外,农村低保对象的饲养收入、农作物收入的估算也很难做到相对准确。

(四)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低保面扩大后,对那些边缘户对象难以确定。这部分生活水平处于低保线临界状态的低收入户,按政策不能纳入低保范围,但家庭往往会因病、因学、因灾等情况导致深度贫困。此外,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还较为薄弱,被调查的村都是一年才重新评定一次低保对象,部分地方还存在“进低保易,出低保难”现象。


(未完,全文共12797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