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平顶山村水资源土地保护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前言

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平顶山村是平顶山镇政府所在地,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部的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角下,太子河发源于此县内第一座人工兴建的关门砬子水库,距该村上游有4公里,而国家重点水利工程观音阁水库则在其下游不足3.5公里之遥,是二级水源保护地。

平顶山村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环境发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日常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垃圾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下游的观音阁水库和流域内的城乡用水水质问题。

为此,在依据《新宾县平顶山镇村镇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平顶山村编制的水资源地保护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方案包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两部分,总投资需1124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448万元,县全配套资金224万元之.一,基本情况

1.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平顶山村位于新宾县西南部,太子河发源于些不足15公里,是三叉型汇集村南,边关线,金桦线公路交汇于此,是全镇政治、经济交通的重要枢纽

2.自然概况

平顶山村总户数960户,总人口4431人,全村辖6个自然屯;全村耕地总面积6520亩,林地面积17000亩。平顶山村地处镇政府所在地,因而产业优势明显,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经营为主,本村的羊汤、大豆腐,干豆腐等特色产品远近驰名,目前全村现有企事业25户,个体工商业户163家。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可达475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

平顶山村规划区内现状用地2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50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10公顷,道路广场用地20公顷,公共工程设施用地5公顷,绿化用地1公顷

平顶山村现有水利设施有栏河坝2座,暖泉子自来水泵站1座,自来水自流井源1处。

3.工作成果

近几年来,平顶山村

建设中成效显著,在工作中,他们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畅、洁、绿、美、安的文明村为目标,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花大力气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他们建设标准村部6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平顶山街内设置了垃圾箱10个,建立专业保洁队伍和城管队伍,村文化室万间,文化广场2处(3000平方米)铺设油路3公里,建暖泉子铁索吊桥1座,桥涵3座,维修会级公路4公里。在文明景观带建设中,修建标准花墙1200延长米,浆砌边沟1200延长米,四旁绿化栽植绿化树2万株,种植花草3000平方米。为了,加强全民健身活动,修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1处。

2008年,又投巨资修建了平顶山栏河坝和节水渠道1500米,栏河坝上波光粼粼,的清澈水面,是平顶山村又一靓丽风景线。

目前,全村100%的农户用上了节能架空吊炕,有线电视、程控电话,6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89%的农户成为了六星级以上文明户,82%的农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以山、水、林、田、绿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正在逐年有序的进行中。平顶山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谨在环境治理上总投资多达300余万元。

平顶山村于1998年始进入县级文明村行列,200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从1992年始,连续多年荣获市、县级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的光荣称号。

4.排水及环卫设施

排水:村内无集中污水处理措施,生活污水渠镇内由污水管道排放处,其余5个自然屯均为明沟排放,雨水由街道两侧的明沟排放。环卫:村内无一处垃圾填埋场村辖6个自然屯现有临时垃圾堆放点45个。

5.主要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经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平顶山村在整体环境保护上有了质的改变,村容村貌有了巨大的改观,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未完,全文共14714字,当前显示148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