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为何中国13的县是贫困县?

第一篇:

为何中国13的县是贫困县。为何中国13的县是贫困县。

导语:自1986年首开贫困县评定先河以来,中国贫困县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第一轮评定的273个,逐轮攀升为目前的832个,将近占了全国县城总数的1/3。近些年,国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持力度一直在加大,为何贫困县却反而越来越多。

贫困线标准大幅提高贫困县为何越来越多。

中国县级别的行政区域共2862个,而目前国家级贫困县有832个,占总数近1/3。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设立的一种标准。其资格需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在1986年、1994年、2006年和2012年共进行过四次。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着不同的评定标准,称其为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1986年第一次确定了国定贫困县标准,据此标准,国家划定了第一批258个国家级贫困县。

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重新调整了国定贫困县的标准。据此标准,国家划定了第二批582个国家级贫困县。

自2001年起,评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标准,主要采用“631指数法”,即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这三项,分别占六成、三成和一成的权重。

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根据标准,达到要求的县级行政区总共有592个,民族自治区贫困县共有341个。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全中国21个省级行政区内,其中以云南省为最,其后为陕西省与贵州省以及后续的甘肃省等。

2012年3月,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名单出炉,调出38区县,但总数不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重新认定了第三批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非重点县240个。

根据国际标准,我国大幅提高了贫困线标准。国际上采用的贫困标准,有的是全部人口数的10%,有的是按平均收入的50%以下,而无论是按以上哪一种计算方法,我国的贫困人口都将更多,因此,贫困县也越来越多。

贫困人口呈现出新特点

1986年中国启动扶贫开发战略时之所以选择“县”作为扶贫单元,主要因为当时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于664个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在这些县中,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很大。解决贫困县的贫困与解决农村人口的贫困可以同步进行,因此当时将贫困县作为政府扶贫的主战场。并且,当时县级还有些数据、资料,能够更好地去瞄准,而更小的单位就很难去瞄准。

但贫困县扶贫模式走到2000年时,其问题逐渐暴露。其中,尤以瞄准偏离最为明显。提高扶贫标准后,中国农村呈现出新的贫困特征。经过了最初的政策和体制推动,中国农村已脱离了整体“面”的贫困特征,取而代之的是由于特殊区域环境、生产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约束条件导致的分散“点”贫困,贫困分布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小集中、大分散”特征,超过一半的贫困人口已不再集中于国贫县。

94%的贫困县“帽子”摘不掉

众所周知,国家会对列为“贫困县”的地方,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扶贫措施,帮助这些经济生活贫穷落后的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和促进其自身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富裕地区的差距,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宁换帽子不摘帽子”已经成为许多贫困地区的共识,其主要原因归结如下:一:财政拨款


(未完,全文共24852字,当前显示136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