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抗生素使用分析

时间:2011-4-24下午15:00地点:医务科科室

参加人员:分管院张锦华、二甲办主任梁美凤、医务科主任陈玉地、质控科蔡元行、外科主任陈盛颖、颅脑外科主任周培勇、骨科主任陈长光、妇科主任刘刘、产科主任王晓艳

张锦华院长:最近我们对临床应用抗生素情况进行了检查,主要是检查运行病历中记录的对抗生素使用的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召集几位讨论一下,现在由梁主任给大家分析一下。梁主任: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几个问题:

1、抗生素超范围使用,手术科室一类切口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不符合卫生部38号文件规定,文件规定只能用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2、使用的溶媒不符合规定,检查发现我们的医生使用的溶媒为250ml,按规定溶媒为100ml。溶媒太多,会引起头孢类药物分解,不但降低了疗效,而且产生了其他物质,增加了过敏几率。

3、

4、

5、手术前用药没有在病程记录中体现术前半小时用药。外科有用喹喏酮类药物,按规定尽量不用喹喏酮类药物。骨科发现有先用克林霉素一次,又改为头孢类药品,病程记录里又不说明改药的原因,这违反用药规定。按规定是先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头孢类药物有过敏,再考虑用克林霉素。

6、产科剖宫产患者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按规定是在婴儿出生后断脐后给药,不知道产科是如何使用的;还有发现用的是第二代头孢类药物,这不符合规定,按规定只能使用第一代头孢类药物

7、头孢类药物是浓度抗菌,有发现临床医生一天仅用药一次,而且用量偏大,这也不符合用药要求,要按规定一天两次给药,要按规定的用量给药。以上是我们检查发现的问题。

张锦华院长。梁主任反馈的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我们临床上存在的,希望能引起各位的重视,病程记录中要体现对用药进行分析,要按规定用药,回去后要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对不符合规定使用抗生素的病历,我们已经进行了整理,并且按科室归类,作了登记。希望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再犯同样的错误,要进行处罚,跟奖金挂钩。各科室把我们整理的病历带回去,重新作好病程记录,分析抗生素使用理由。

第二篇: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

近日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有不少英美游客前往这些南亚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整形手术,使其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而香港卫生署早在2009年10月就于一名66岁的印度裔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了含有ndm-1的大肠杆菌,该病人已痊愈出院。,这次发现的其实不是一种新的细菌,而是一种新的耐药基因,实际上是一种酶,出现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这两种细菌中。这种基因复制能力较强,可通过复制整合,使最终整合而成的多种细菌具有耐药性。

耐药性的概念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抗生素的概念

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抗生素基本上可分为二大类,一为抑制病原的生长,二为直接杀死病原。可用于治疗大多数细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的主要来源是发酵,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得。发现并应用抗生素是人类的一大革命,它成为人类同死神抗争的一大武器,因为人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就是细菌感染。

滥用抗生素危害巨大


(未完,全文共10709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