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银行业操作风险探析调研报告

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不同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遍布银行内部的所有岗位。业务运行操作风险更是操作风险的密集点,银行经营活动过程的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通过临柜人员进行操作,风险也存在于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形成差错甚至事故案件,给银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和损失。因而,正视风险的存在,剖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不断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有效降低和控制业务运行操作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业务运行操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

业务运行操作风险表现形式很多,我们从形成风险的直接原因来分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为违章操作形成。表现在操作过程中有章不循,或违反操作流程办理业务形成差错或风险。二是操作流程不严密或制度不健全,在操作过程中随意处理形成风险三是技术原因形成风险,例如因临柜人员综合素质低,无法识别票据真伪形成风险四是道德风险。表现在内部人员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也是业务运行操作风险的黑洞。五是操作失误形成风险。临柜人员每日都要进行业务操作,不停做账务处理、清点现金等大量重复性劳动,工作中的失误也再所难免。

风险形成的深层原因

(一)管理机制的偏颇导致人员风险意识薄弱

尽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原因,但通过对大量案例分析显示“十案十违章”有章不循、违章操作是所有案件中的共同点,根本原因就是经办人员风险意识淡漠,在日常办理业务中没有树立风险防范理念。但这一原因的产生,与我们行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奖惩机制,也有较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业务和产品指标通过上级行层层分解下达到网点直至每一名临柜柜员,而这些业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均与柜员绩效工资收入挂钩,而对工作中无差错事故、无违章、无案件的柜员则没有明确的考核奖励标准或奖励很少,相对于产品奖励来说可谓九牛一毛,以至于某些员工趋利冒险。如揽存开户不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办理集体发卡、集体代发工资业务由他人代签客户名字等,为完成任务受理柜员明知违章仍然受理,形成风险隐患。一些网点负责人或业务主管为了营销业务,放弃了主管职责,或不认真审查凭证,或将授权卡交于经办柜员,使业务主管的授权与监督形同虚设,客观上形成了核算管理和案件防范上的一些漏洞。

(二)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业务、新制度的变化

因新老员工更替及岗位轮换,目前银行内部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但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一是新进员工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匆匆上岗,并且培训中也是简单介绍银行基本业务及制度,并没有掌握操作要领,使大部分新员工对制度要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制度规定的目的和意义更是一知半解,只能是边干边学,因此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难以根除二是目前业务品种不断增加,代理业务、电子业务发展迅速,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一些代理业务、电子业务任务下发或产品开发对员工的培训一般由核算部门负责,由于部门分工不同、沟通协调不够,致使对员工的业务培训出现脱节现象,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跟不上新业务发展变化的节奏。

(三)内控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未完,全文共14489字,当前显示126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