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基层警力不足的结症及解决途径

警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社会治安形式日趋严峻,有效地整合当前的警力资源,不断挖掘现有的警力潜力,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是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充分有效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必须途径,同时也是基层公安机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解决警力不足瓶颈的突破口。

一、我省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其表现形式警力不足并非完全是由公安机关自身造成的,也不是近年才出现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就我们泰州市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一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警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已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日

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警力配置结构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过大

1、机关警力所占比例数难以下降。以县区级局为例,经过几年的改革,治安、刑侦逐步脱离了机关化模式成为基层实战单位。而承担队伍管理任务的警力数却逐年上升,从事文字、后勤、审核等新兴部门不断建立,在总体警力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这些部门有时也叫“警力不足”,使警力在合理使用方面出现与改革初衷不相协调的现象。

2、基层单位承受巨大的治安压力。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所队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往往都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最终什么事情都管不好或管不全。尤其随着当前群体性事件、大型活动等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更是使得原本紧张的警力雪上加霜。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泰州市海陵区,外来务工人员早已超过了常住人口,其带来的一系列治安问题使当地派出所应接不暇。许多年前就提出的警力向一线基层倾斜的举措,但终因各种原因基层警力配置与实际工作还有相当的距离。

3、基层民警休息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本是一种法定的基本权益,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基层民警的休息、休假难以保障,除每月四分之一时间的正常值班外,每月随时要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相当数目的基层民警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积劳成疾,留下终生遗憾。

(二)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警力内耗现象

1、管理规章中缺乏“人本意识”。近年来上级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许多规章制度,但许多规定缺乏“人本意识”,在执行过程中使基层民警产生了许多抵触情绪,许多规章制度都带有“惩处”字眼,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基层民警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的内容。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过大,继而出现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不正常现象,实质上亦浪费了本已紧张的警力。

2、管理惩处多、教育引导少、且存在不公正现象。在现在管理模式中,公安机关过多使用“违者一律予以”或“未达到的予以扣分”之类的措词,而且大多将基层实战单位作为管理、考核对象,而对大部分坐机关的、或者是女性民警,往往是“管不着或考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而且每月一次的自评、考核、成绩公布以及组织实施人员安排,也无形中牵制了大量的警力。


(未完,全文共33480字,当前显示12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