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水库养殖方案2
一、80:20综合养殖模式
小型水库综合养殖主要是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体系,即建立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体系。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一般每亩养鱼500尾-600尾可养猪7头至10头,养鸭20只或养鹅10只。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较丰富,而滤食鱼类中以鲢、鳙生长最快,个体大,苗种来源广,是主要放养对象。为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如草鱼、鳊、鲂等)鱼种,但注意不宜多放,更不可作为主体鱼进行放养。鲢鳙鱼是上层鱼,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鲢鱼体重每增加500克,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气14.5克,磷0.6克,碳合物57.8克,鲢鱼每长0.5公斤肉,就可消耗7.5-10公斤藻类。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确保水质安全作用。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也食部分浮游植物,可以抑制水体中的轮虫,其体重每增长500克,在摄食过程中可吸收氮14.9克磷0.85克,碳水化合物60.75克。鲢鱼、鳙鱼被称为水体的“过滤器”。青鱼常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系食肉性鱼类,多摄食昆虫幼体、螺蚬、幼蚌等。在水库中放养青鱼一方面可以抑制螺、蚌大量生长,确保有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另一方面青鱼生长快,个体大,可以增加产出效益。鳊鱼、鲂鱼是中层鱼,水体中的碎屑和藻类都是这两种鱼的主要食物。鲤鱼、鲫鱼是自然生产的土著鱼类,它们生活在水的底层,摄食水体底层的残饵和腐殖质,可清除大部分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层有机物,腐化分解释放的污染物。也是水底名副其实的“清洁工”。另外,水体中乌鳢、鲶鱼等凶猛性鱼类也算得上水体中的除杂先锋,能大量摄食水体中的野杂鱼、病鱼、死鱼、物腐尸等,可以有效控制水体中的野杂鱼虾的大量生长繁殖,防止病、死鱼等污染水质,减少耗氧因素。
二、科学放养鱼种
早春季节,水温6~10℃时进行放养。放养需在晴暖天进行,入水时应缓慢倾倒,让其自由游入水中。入库前对鱼种进行消毒防病,消毒方法,一般采取6~7ppm硫酸铜液浸洗20~30分钟或用1%小苏打、3%食盐合剂浸洗5~10分钟。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小型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鱼种放养量要根据水库条件而定,但不要超过水体的承受能力,实行合理密养。一般每亩水面放养500尾左右。
三、鱼种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未完,全文共13204字,当前显示11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