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征文 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

第一篇:征文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研究

田莉姝*何铭灏**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最终还是要靠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因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1因此必须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2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依法办事能力是指领导干部按照法律规定的措施、办法、路径对待和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是一个内在思维活动和外在实践表现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承,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如果没有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作为基础,法治中国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载体,在贯彻法治思维和践行依法治校方面,党员干部无疑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提高高校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治校能力的重要意义

1、公平正义精神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终极目的,更是公权力追求的价值尺度,因为“法律应是善良和正义的艺术。”4公平正义的精神作为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特征和价值追求,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应有之义。它要求高校领导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有选择地适用法律,同时反对各种特权。把公平正义的法治思维作为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价值追求,可以从理念上对高校办学定位、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及其发展与改革稳定*田莉姝,贵州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铭灏,贵州大学2014级法律史专业研究生。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同上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5页。4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等方面提供一种方向性、原则性的指导,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其在协调、增进高校党组织与管理部门、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和社团协会之间关系的作用。以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来指导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可以实现党建的价值效应,特别是对推进以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来全方位占领高校这一依法治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的取得必然有义务的付出,义务的付出也对应权利的取得。高校党员干部在进行依法治校时要不断追问管理机构是否具有制定此种规则的权力,是否具有做出此种管理行为的权利,应当具有何种义务以及学生是否具有做出某种行为以满足学校管理的义务,他们又应当具有何种权利。法定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是法治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存在状态,也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权利义务法治思维下的对等原则有利于党委、领导班子、党总支部、工会、共青团、教代会、学生会等依法治校主体的地位平等,以平等的地位参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明确权力边界,保证依法治校的阳光化运作。

3、程序正义是高校党员干部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


(未完,全文共26857字,当前显示14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