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电信普遍服务分片包干政策分析

海南省2004年启动电信普遍服务分片包干政策以来,农村通电话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省村通率仅为80.6%,到2006年7月就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的目标。到2008年底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达到99.7%。可见,电信普遍服务分片包干政策对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分片包干政策存在软约束、诱发揩油等方面的缺陷,使得在执行中遇到一些问题。笔者拟以海南为例,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总结,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分片包干政策更有效执行。

分片包干政策出现的问题

(一)资金困境

分片包干政策执行过程中,海南当地政府财政没有专门的配套资金注入,完全依靠电信监管机构采取行政摊派的手段,将任务分配给电信运营企业,由企业自行筹资解决。电信运营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企业在建设中对无利可图的偏远地区的通信建设动力不足。目前由于农话分布的特点是:多、远、散,即自然村多,距离接入点远,用户分布散,造成电信投资大,建设成本高。同时,由于很多自然村受电力供应、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造成运营维护成本高,农话亏损严重。加上维护成本的巨大,使企业在农村电信市场运营中出现资金困难。

(二)执行困境

电信企业在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建设中遇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市县通信建设用地没有纳入城镇规划,个别市县政府对此项工作不热心,工作不力,使企业在征地问题上遇到许多阻力,在传输建设上同样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干扰;有些部门利用垄断的优势也给村通工程设置难题,如电力部门在市电、农电的引入问题上、工程建设成本上,提出苛刻的条件,加大了企业的建设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热情;电信设施被盗窃问题严重,一般用于村通的基站等通信设备放置位置都较偏远,安全环境条件差,偷盗现象严重。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在推进分片包干的普遍服务政策时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如用在给电信运营企业分摊分片包干任务时,如何做到任务的公平公正,每个企业应该分摊多少建设任务,每个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建设成本无法预算,都使任务分配时缺乏科学性。所以,每年下达分片包干任务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随意性。此外,当任务分摊给企业后,企业拒绝完成行政分摊的任务时,也缺乏相应解决问题的法律手段。

(三)发展困境

政企分开后,行政手段相对力量减弱,政府的公众利益和企业追求的经济利益并不一致的矛盾凸现,而且法律不健全,缺乏实质性的保障措施,普遍服务水平的发展速度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是需求抑制普遍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目前未通电话的自然村大部分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该地区农民收入、支出远低于海南省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部分未通村自然条件恶劣。二是农话亏损严重影响普遍服务的持续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来看,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是以农业以及低层次、低附加值的行业为主,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优化当中,目前还不太合理。由此使得农村居民的对外经济联系显得较少,对电信业的需求也不是很高。同时,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启动消费市场困难。

分片包干政策问题分析

分片包干政策由于是企业内补贴,普遍服务净成本完全通过扭曲不同地区、不同业务间的相对价格筹集,导致价格与拉姆齐定价规则出现明显偏离,造成严重的低效率消费和福利损失。同时,分片包干方案在任务划分上对任务量评估过于粗略,只考虑任务数量而忽略了不同地点的成本差异,运营商所应当承担的任务量很难准确对应。所以,分片包干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上述问题。如何减少这些问题对分片包干政策执行的影响,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未完,全文共22169字,当前显示148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